军被,绿色的记忆(外一章)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6:22:11
福安新闻网(郑望)横三道竖两道打起行军的被包。露宿当被子,写稿当方桌,读书当板凳…… 别看被面儿发黄,它储存许多翠绿色的回想。曾记得,十八岁领来橄榄绿的军被,叠好“豆腐块”成了新兵的必修课。在火热的军营,叠被是内务卫生的一个窗口。随意走进一栋干净整洁的营房,都有这一道别样的“风景”吸引着视线。新兵特别羡慕老兵们叠被子那干练潇洒的动作,三下五除二就把凌乱变成四方块。军人的日常生活,一些微小的事物,都赋予了重要意义。叠被就这么“一折一叠一铺”的简单动作,叠起来是一道绿色的屏障,展开来是一首军旅散文诗,兑现了年青士兵无数温暖的美梦;行军时,背负三斤半的军被很轻,掮着“把枪给我吧”的责任却很沉。在义务铺展的路上行军,咬紧酸涩的睡意和夜半的清冷,边月随枪影,照见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宿营地熄灯号吹过,被窝里悄悄地打亮手电筒读着列夫•托夫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及《恶魔导演的战争》,然后朦朦胧胧地进入现代战争的梦呓……盖着暖暖的军被啊,老兵只所以睡得格外香甜, 就因为特别陶醉军旅。 别说棉絮儿轻轻,它凝聚着许多沉思的熟稔。不分表里的被面,不仅仅一捆暖绵绵的棉絮,而且裹着忠诚抽出的缕缕情丝。那 “豆腐块”的军被,裹着大海以及星星在浪尖倾诉的梦呓,在熟睡与苏醒的边缘,把云游八极的思绪和多情的乡愁,从软不拉几的样子硬给捏出有棱有角来;那梦着幻想的军被,裹着热血方刚的年龄以及心底升腾的温馨,在理想、现实、奋斗的坐标系中,寻找属于中国士兵的位置;那绿色的军被,裹着硝烟和汗酸混合的气息以及磨练之后卸下的疲惫,在昨天、今天、明天的交叉点上,把信念交给正步去坚定, 铸就“兵魂精神国魂壮”的自信;那发白的军被,裹着 “直线加方块”生活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另一种记忆,在梦魇和清醒的分界线,收获属于战士的那份光荣,编织青春作伴引以自豪的历史! 万籁俱寂的夜晚,树睡了,月亮像一位波斯女郎柔媚又娇艳;花睡了,梦着美丽的馨香……然而,裹着军被的士兵,梦里守着祖国母亲熟睡的酣声。绿色的背包带呵!战士梦里清醒而敏感的神经,系着领空星菊舒展的微笑;系着领海浪潮匀称的呼吸;系着领土露水濡湿的花地…… 战士的枕头 不用松软的枕芯,没有装饰的枕套,一块白布包着绿军装,这就是战士的枕头! 有人讥笑战士的枕头寒酸、难看。然而,在战士眼里,这枕头是北国雪原和南国碧野的组合。枕着它,多少次“铁马冰河入梦来”。多少回“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枕着它,几回梦里回故乡。老厝边父亲的叮咛,是一道不能攻克的城墙。柴门外母亲的守望,则是一个安祥和谐的家园;枕着它,屏息聆听大自然的心语,每一句真谛的箴言悄然舒展紧张的神经,安然无恙的思绪与故乡亲人的熟睡呼吸相融了。躯体与灵魂直抵最佳的融合;枕着它,战士的鼾声,是立体的催眠曲,浓缩了太深厚的情感,抓一把能酿酒,撞一下会放电, “转身”、“换脑”、“仰起脸”,睡梦里战士笑出声来…… 有人认为战士的枕头低矮、硬板。然而,恰恰是这低矮的枕头,使战士的思想不断趋向深沉,情感日臻崇高。战士何尝不懂得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将伴枕头度过。如果能让自己生命中的那三分之一的黑暗也亮丽起来,那该是多么的幸福?!战士何尝不懂得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枕头选好了,舒适好入梦,梦里也保健。然而,在恋乡辗转不安的时候,枕边闪闪的钢枪在提醒:生活不只是享受,还有义务,还需奉献,还要保卫。在一次次现实与理想碰撞时,硬板的警枕总是提醒“一人吃亏辛苦,换来万人高枕无忧”的觉悟…… 啊!天涯旧雨随星散,海角新兵遥梦追。边关冷月悬北斗,战士为国枕安危。战士的枕头,枕着一片片高尚的情怀,托着一颗颗无私的灵魂……神枕梦游,月色似水静谧流淌着一条安祥的银河……战士跨进祖国的梦乡, “和平的渴望”与国防靠拢。
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