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事人员 吕女士:以前流程比较多,有好几个窗口要去跑,有时候会搞得比较乱,然后现在我们一个窗口当场就可以受理执照,而且还有免费送一套企业的章,给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
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 黄靖:从2020年11月到现在,一窗受理窗口累计受理企业设立登记2000余户。免费为企业刻制公章480户,为企业累计节省成本12万余元,真正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日办结”的改革目标。
为了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在政务服务方面遇到的复杂事、难办事,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市行政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事难办”窗口,针对群众办理业务的诉求进行登记协调,对协调后可以办理的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督办到位。对“难办”事项说明理由并告知办理进度,持续跟踪督办,切实解决群众办理审批服务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 王冠贤:去年来,共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复工复产等诉求问题30多个,“事难办”窗口帮助解决企业群众60余件咨询件和难办件。
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 谢华:以“事难办”反映窗口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效,真正用小窗口解决企业群众“心头大事”。同时,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积极打造“规范、创新、数字、合力”服务窗口,进一步激发福安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如何方便群众快速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一直是我市公安交警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方向。针对交通事故经常导致道路拥堵的情况,市交警部门首创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121”机制。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刘允:“快处快赔121”指的是“1”次关注,关注“福安交警”微信公众号。“2”步操作,第一步拍三张照片就可以撤离事故现场,解决了小事故大拥堵的问题;第二步只要录入驾驶证、车牌号、人车合影、保险公司和损坏部位这几个信息,现场自助拍了提交上去,我们后台人员就可以制作出带二维码的全国通用的认定书,凭这个认定书到各保险公司就可以得到理赔款。最后的第三个“1”指“一键理赔”,完成现场事故认定之后,当事人只要点击“一健理赔”申请,同时提交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险公司就会根据这个损坏部位进行线上定损,将理赔款在半个小时内打到对方账户上。
这个机制在线上整合了交警定损和保险公司理赔双项功能,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办结时间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缩短到平均15分钟完成责任认定,5000元以内的理赔款最快20分钟可到账。
郑先生:从报案、处理,再到赔钱也就半小时,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而且主要是责任分得很清楚,处理得我们也很满意。
青拓集团物流公司车队安全员 曹天平:出了交通意外,如果等福安交警过去的话要40分钟,等他们到了处理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如果(遇)周五把车扣走,到周一处理要浪费三天时间,还要把车拖到停车场去,所以这种方式在时间和人力物力上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我们运输行业是最受益的一方,第一次我是用了半个小时,第二次我二十分钟就把问题处理了,把道路疏通了。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福安支公司现场查勘负责人 陈建斌:快处快赔从时间和人力上解决了我们保险公司的短板问题,而且可以更好地把控事故(理赔)风险,象这样的快处快赔处理量我们正常能处理到(总量的)60%-70%之间。
“快处快赔121”机制在给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得到省管理机关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实施。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刘允:应用“快处快赔121机制”,这三年来我们总共已经处理了8500多起道路交通事故,占了整个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量)的46.5%。
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交管处事故科副科长 刘振:到今年的年底前在全省全部设区市的主城区完成推广工作,第三个阶段是在明年的三月前在全省全面推广实施。
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窗受理”与“事难办”窗口,直面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市交警首创“快处快赔121”机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些创新亲民的举措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我市政务服务的提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在新的赶考路上,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职能部门一头代表着政府形象,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利益,只有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只有矢志不渝牢记服务初心,持之以恒推进精准服务,把服务的着力点凝聚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把工作的成效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上,福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这块金字招牌才能更加闪亮。
记者:吴景华 陈俊敏 钟鸿 陈宇杰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宋诗莹 陈菁婧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