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医院脊柱外科成功应用AUSS突破颈胸交界区椎管单纯减压难题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5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2-25 16:16:02



2月19日,宁德市闽东医院脊柱外科成功应用关节镜辅助下单孔脊柱手术(AUSS)突破颈胸交界区椎管单纯减压难题,为一位81岁高龄颈胸交界区椎管狭窄合并脊髓损伤且基础情况欠佳患者成功施行“神经监护、AUSS辅助下后路C7-T1椎管扩大减压术”,其病痛得以解除。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宁德市闽东医院脊柱外科在微创手术领域再次实现新突破,丰富了微创脊柱外科内镜治疗的手段,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微创治疗的选择,也为医院在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上注入了新的活力。

81岁的吴阿婆因长途行走后突发右下肢无力、麻痛,无法站立、行走,突发变故让老太太萌发轻生念头、情绪悲观、脾气变得暴躁,导致子女也不堪其扰,奔走投医无果。经多方打听后,吴阿婆的家人带其来到宁德市闽东医院脊柱外科刘成招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求助。

为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后,患者主要阳性体征表现为右下肢无力肌力0-1级,左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阳性。结合影像学诊断为:1.颈胸交界区椎管狭窄症(C7-T1) 2.颈胸段脊髓损伤(ASIA C级) 3.不完全性瘫痪 4.高血压(2级高危)  5.心功能不全 6.低蛋白血症 7. 右肺中下叶及左肺炎症 8.白内障等。经术前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讨论认为,患者ASA分级为Ⅲ级,高龄,合并高血压,肺部情况欠佳手术风险相对增加,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呼衰、肺不张等并发症,麻醉及手术风险大。因患者手术指征明确,且患者本身及其家属手术意愿强烈,为了尽快缓解患者的痛苦,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经过周密的围手术期准备,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为患者施行“神经监护、AUSS辅助下后路C7-T1椎管扩大减压术”,手术效果显著、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次日患者脊髓压迫症状显著缓解、患肢从术前仅有的肌肉收缩恢复至下肢关节屈伸自如,术后第二天患肢可抬离床面并抵抗部分阻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刘成招介绍说道,颈胸交界区(C7-T4)作为颈椎与胸椎的过渡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毗邻脊髓、神经根、大血管等重要结构,且生物力学薄弱、深部操作空间狭窄,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后遗症较多,一直是脊柱外科的难点领域。若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于81周岁基础情况欠佳还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老太太无疑是极大的风险与挑战。

“AUSS技术是将单侧双孔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合并为一个单孔,内镜和器械可在一个孔内且各自独立自由操作,更符合开放手术理念;它作为近年来脊柱外科领域的重要微创技术、且临床效果显著。”刘成招进一步介绍道,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双通道设计,精准高效。该技术通过建立内镜观察通道和器械操作通道,在放大视野下实现精细解剖结构的可视化操作。双通道设计不仅扩大手术视野,还允许使用常规开放手术器械,提高复杂病变的处理效率,尤其适用于颈胸交界区骨性结构致密、操作空间狭小的挑战;二是微创化与安全性并重。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本技术仅需一个不足2厘米的切口,减少肌肉剥离,术中出血量可控制在20毫升以内,显著降低感染风险。水介质下操作进一步保护神经血管,避免热损伤,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有文献报道平均住院时间已缩短至3-5天。三是适应症广泛,突破传统限制。该项技术不仅适用于腰椎疾病,更可拓展至颈胸椎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等复杂病例。

宁德市闽东医院脊柱外科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个体化医疗服务,致力于打造“精准、微创、数智、快速康复”的脊柱疾病诊疗新模式,引领脊柱微创领域的未来发展。





来源:宁德市闽东医院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王雯秋 陈菁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