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交互数据,“一链贯通”服务堵点。针对窗口业务审核流程繁杂、后台查询打印耗时久的问题,自主开发前后台数据交互程序——“人社智慧数据桥”平台,打造“双工位智能”模式。一是数据预审前置。后台业务审核人员通过调取企业或群众历史数据,完成资格预审、材料核验等环节,整合数据生成标准化审核结果。二是实时交互协同。窗口前台仅需根据“人社智慧数据桥”平台提示完成信息确认和表格套打,大幅降低业务复杂度,有效降低了前台人员的业务学习难度与时间成本。三是打造“无感服务”。后台审核进度实现与前台的实时共享,简化填写表单和提供材料环节,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使群众在“无感服务”中收获便利“可感”的服务。以失业保险金申领为例,表单要素智能填充,群众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在动态套打的申请表格关键信息处进行勾选确认,即可完成办理。单笔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由10分钟缩短至5分钟。
二、智用数据共享,“一表通办”服务难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表单整合、数据共享等手段,推动“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一是助推“数据最多采一次”。重构高频业务表单,整合多表实现一表通办。在窗口受理一些业务时,可自动填充历史数据,群众仅需核对修改变动内容。例如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认定业务,3张表格被整合为1张动态表格,并依托“人社智慧数据桥”平台,对往年度已填报数据进行智能归集和标签化管理。二是构建“一次提交、多次调用”机制。扩展数据应用场景,实现材料复用。如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业务,初次申请后,后续办理无需重复提交身份证、相应补贴险种缴费发票等相关材料,实现“零材料”办理。三是推行“免证办”服务。依托电子证照库,对营业执照、身份证、残疾证等高频证照实行“免提交”,群众仅需授权即可调取电子证照,办事便捷度显著提升。
三、智达惠企政策,“一网速递”服务端点。转变传统“企业找政策”模式为“政策找企业”模式,依托大数据分析,主动推送政策、精准匹配需求,做到惠企服务有温度、政策落实有力度。一是智能匹配。推行“人策匹配机器人”服务平台,实现企策匹配查询,形成预享的人社政策清单,包含可享受的政策条目和补贴金额。二是主动触达。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电话等方式定向通知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并提供“一键申报”链接。三是闭环管理。对政策落实中因基本信息不全需要自主申报的企业,在“人社智慧数据桥”平台上建立“待通知企业库”,窗口常态性主动匹配发现并告知,通过多渠道、高频次提醒企业,全程协办帮办、动态梳理,确保待发企业情况及时掌握,出现问题迅速解决,确保政策“应享尽享”。
来源:市委改革办、市人社局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