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 | 第六期《新兴文艺研究社》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2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8-12 16:16:36



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专栏
今日为您推送

第六期


新兴文艺研究社




1930年,陈铁民在福安城关三贤祠发起组织新兴文艺研究社,共有社员30多人。新兴文艺研究社以上海左翼作家联盟的“到民间去”的口号为行动方向,以研究新兴的文学艺术、阅读讨论进步作家的作品、编辑发表社员的创作、提高社员的文艺水平为宗旨,目的是以此为阵地,传播革命思想。新兴文艺研究社每月开一次社务会议,布置研究课题和活动内容,每周三、六集会一次,讨论作品,交流阅读心得,漫谈时事政治。研究社还致函国内各大城市的文艺团体、大专院校,恳求指导与交流刊物。社员分头收集,在外地文艺团体、热心人士和在外求学的福安籍学生的支持帮助下,研究社收集了大量进步书刊。在社内公开陈列着《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唯物论》等马列书籍,还有高尔基、鲁迅、郭沫若等进步作家的著作,如《呐喊》《彷徨》《海燕》《拓荒者》以及《大众文艺》等进步书刊百余册。新兴文艺研究社广泛吸收中小学生和爱好文艺的社会进步青年参加活动,不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争相到研究社阅读革命书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和启蒙。

新兴文艺研究社旧址—三贤祠





民众夜校




1930年,陈铁民、郭文焕等人还以县民众教育馆的名义,派共产党员郭沅、郭济惠、王涌庭等人在城关开办民众夜校,招收城郊农民、店员、手工业工人等二三十人,以学文化作掩护,宣传抗租抗捐,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店员为改善生活而斗争。民众夜校坚持了半年之久,在夜校学员中发展了一批共青团员和反帝大同盟盟员,建立了团支部。不少青年农民、店员、工人在夜校中受到教育引导,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民众夜校旧址





来源:中共福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