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诚学故居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在线国际商报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发布时间:2021-02-28 16:16:33
  高诚学,福建省平潭县苏沃镇土库村人,1897年农历9月出生,福建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后赴北京燕京大学深造。其堂弟高名凯是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三大语言学家(王力、吕淑湘、高名凯)之一。高诚学先后担任平潭县政府教育科督学、平潭县民家运动特派员、福建省府参议员等职。在十九路军发动的“福建事变”期间,担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福清筑堤养淡督工处主任。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1938.3~1943.11)出任福建省福安县县长。

  高诚学在福安任县长期间,重视科学、教育、卫生、体育、环境绿化建设,积极推动农村改革。为改变福安县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积极组织垦荒造田,植树造林。于1940年春广种桐树、茶油树五千多万株,创造了当时全国种植桐树记录。高诚学还通过多方筹资,招募民工,开垦荒地,在福安溪柄创办现代化农场,命名为“归田农场”(现为福建宁德市农科所)。成功推广“波中猪”和繁殖推广杂交良种猪,百姓称其为“诚学猪”,后成为福建省十大良种猪之一。当时的《中央日报》以“归田农场冠全省”为题作了报道。高诚学在白沙分场内设立“私立福安韩阳初级农业学校”(该校为现宁德市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引进俄罗斯的来亨鸡、英国的丹红鸡、安哥拉兔(长毛兔)等新品种为农家增加收入。还组织创办了制茶厂、福安茶业职业学校,修筑蓄水渠、发展种植各种果树、引进三年桐、槐树、漆树、梧桐、银桦等绿化树种。

  他重视医疗卫生,保障人民健康,创办的卫生院是现今闽东医院的前身,现成闽东一流的医院。他还积极组织群众体育活动,连续于1939年、1940年和1941年三次举办福安县民众体育运动会,举办闽东第一届运动会,首开福安体育运动的先河。

  高诚学故居,现在福安冠后22号,座落于福安市区最高点凤山顶,坐北朝南可眺望全城。西侧紧挨韩阳十大景“铜冠双松”,古人赞之为浓隂片片,林深叶茂,挺拔苍翠,轻风过处迭有奔腾澎湃之涛声。前人在松山对奕,大有飘飘欲仙之概。该楼清末建筑,从外大街上六十九级台阶经一小弄堂,再上五十六级台阶,进门头房,往左上五级台阶方进入内正厅前天井,经天井到前大厅。大门口是一幅周雪霖先生题的对联为“此处有丛山峻岭(上联),**茂林榆之胜(下联),横眉为风高阁禄”(由于时间久远,对联下联的前两个字已经模糊不清)。风火墙外围东西宽为25.7米,南北长为25.8米。一层共有大小房间24间,有前厅、后厅、前天井、后天井,是福安典型的八扇二层推山式结构民居。四周风火墙,底部为河卵石砌筑,上部为夹碎瓦片筑土墙,四角为砖柱,墙帽仿明朝官帽形墙帽。从正厅上边缘的精致木雕来看,原来门窗为精细木雕,可惜已无存。二层屋内采光,采用木制台形采光窗,上小下宽构造巧妙。当时,高诚学县长和太太居住在西厢房,在此生活五年八个月生育一男一女;高诚学被错杀后,亲友悲痛万分,将其遗体抬回该住处收敛。

  高诚学综合楼(住宿与办公),位于福安市溪柄镇下迹村104国道边,综合楼坐西朝东,面向交溪与赛江交汇处上游。房屋东西宽10米,南北长11米,四周土墙4.8米高,土木结构两层共12间。正门两侧当年有高诚学书写的“执锄建国、流汗立业“。正面有一条当年高诚学修建通往江边码头的石头路,宽1.6米,共有266级台阶,也是当年“归田农场”的唯一通道。房后有一棵“桂树王”现为省内少见,是当年高诚学移种的。修有水池两个、水井三口。还有球场长56米宽32米,球场四周种植毛竹作为绿化篱笆,座落在“归田农场”的最高点,当年还有15×10米的三合土游泳池。

  福安人民为了怀念高诚学县长多年来将两处房屋及其他遗迹遗址保护良好。今天当人们进入“归田农场”,走在古石阶,就会想起当年“高县长一双草鞋两条腿,一把锄头、一根扁担、跟着我们一起干”的情景。每当人们看完农场的一切,更加为当年那位一心想着农民,发展农业事业,增加农民收入而工作的县令。当人们走进他的故居时更加想念当年县长的清廉。今天福安人民更加缅怀这位为福安事业发展的县长———高诚学。

王巧英 福安市 方志委 冯玮 庄剑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