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印记》第四集 红色丰碑万代仰——闽东革命烈士陵园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0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1-11-20 16:28:29


《红土地印记》第四集 红色丰碑万代仰

闽东革命烈士陵园



闽东是一块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无数革命烈士和革命群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凯歌,在闽东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座巍然屹立的历史丰碑。

福安市融媒体中心 郑伯涛:

“大海游龙好起波,问余何日斩蛟鳌?应知鸿鹄凌霄志,脱却青衫换战袍”,这首七绝诗是1934年,陈铁民在奔赴柏柱洋任《红旗报》主编之前所作,抒发了这位革命烈士心底的豪情壮志。




陈铁民,福安城关人,1903年出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福安县委书记、中共闽东特委委员,《红旗报》主编,1935年不幸被捕,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时年32岁。解放后,陈铁民的遗骸被安葬在了闽东革命烈士陵园。


福安市融媒体中心 郑伯涛:

闽东革命烈士陵园建在福安市区,是1955年8月,由原福安行署和福安县人民政府拨款建设,用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陵园占地8380平方米,由纪念碑、烈士墓两大部份组成。在55级台阶的上方耸立着雄伟的闽东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闽东革命烈士纪念碑”9个镏金大字,碑身呈四方形柱体,碑座为八边形,上面镌刻着曾在闽东战斗、生活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张鼎丞、陶铸、粟裕、叶飞、范式人、曾志的题词。碑座四隅安放着松、竹、梅和万年青四盘雕塑,象征着烈士的坚贞气节和不朽精神。

纪念碑的左侧是八角纪念亭,右侧是阮英平烈士塑像。整个陵园内遍植多种花木,林荫掩映,庄严肃穆,令瞻仰者肃然起敬。

福安市融媒体中心 郑伯涛:

我身后的这栋建筑就是闽东革命烈士墓,在这座毫不起眼的建筑里安放着288位革命烈士的忠魂骸骨。小的时候老师带我们来这里祭奠,当时并不明白祭祀的意义,而今,站在这座神圣的建筑面前,心里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沉痛和哀悼。我想,正是由于这些革命烈士的前赴后继、奋不顾身,才有了今天人民的富足,才有了这片红土地的幸福安康。此时此刻,我想到了诗人艾青的一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如今的闽东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福建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也是宁德市防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基地。


闽东革命烈士陵园服务中心 李学智:

我们闽东革命烈士陵园从1955年建成以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来祭扫的人很多,特别是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八一”和国庆这些重大节日,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和社会团体,也有很多群众自发来这里参观祭拜。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有更多的单位和人们,来到这里敬献花圈花篮,缅怀革面先烈,重温革命岁月,英雄故事、代代相传,红色血脉、生生不息。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宋诗莹 菁婧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