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乒乓球跳动的声音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全家福安”首届福乒赛正面向全网征集“福安乒乓故事”,让情感与乒乓共鸣,让故事与福安相融。
第十六期优秀作品来了!
此次选登作品
《三代冠军乒乓人》
他叫缪育俊,是福安穆阳地区第一代乒乓球“高手”。小时候,他痴迷于打乒乓球,可家境贫寒,连一副像样的球拍都买不起。他灵机一动,找来旧床板,自己动手锯成球拍的形状,就此开启了与乒乓球的不解之缘。过年时,爷爷和叔叔给他的压岁红包,他一分都舍不得花,全都积攒起来,只为能多买几个乒乓球。
刚踏入福安三中的校门,学校就举办了全校的乒乓球赛。他凭借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了冠军。这个消息传回穆阳小学后,许多同学都兴奋不已,纷纷赶来三中路口,就为了亲眼看看这位乒乓球冠军。那段时间,他走在街上,只要被小学生们认出,他们就会兴奋地大喊:“冠军来了!”
后来,他有幸参加了县乒乓球比赛,并在那里结识了一中的教练。那时交通极为不便,去福安没有车可乘,只能徒步走15公里的山路。他和赖仕林常常在星期六下午出发,星期天再赶回来。他们恳请一中教练组织比赛,教练欣然应允。在一中教练的悉心指导下,他们的球技日益精进,在福安难逢敌手。
不久后,闽东报社分配来了两名大学生,他们乒乓球打得十分出色,在福安几乎无人能及。他们主动联系了他和伙伴们,约定在星期天进行一场友谊赛。结果,他和伙伴们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发挥,取得了全胜的佳绩。
1966年,他和赖仕林凭借着全胜的战绩,在地区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随后,他们在县体委进行了集中训练,准备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然而,文化大革命的武斗突然爆发,比赛被迫中断。有一次,陈新华从世界比赛归来,回到福安穆阳探亲。三中的老师特意来到他所在的单位,邀请他与陈新华进行一场表演赛。比赛中,他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一场下来得了12分。陈新华以削球著称,而他则擅长攻球,陈新华称赞他的攻球技术出色,还形象地称他的攻球为“扫球”。
在农行工作期间,他也多次参加乒乓球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曾在省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还代表地区参加了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乒乓球赛。1986年,福安举行第二届市运动会,他凭借着出色的发挥,一举夺得第一名。后来,农行因为他的成绩突出,特意举办了几次市储蓄杯乒乓球赛。在这些比赛中,他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冠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球王”。
乒事常有巧合。缪育俊女儿叫缪雁热爱打乒乓球,她是打颗粒胶皮球拍的“神枪手”。2025年参加宁德市银行保险系统乒乓球比赛获得团体冠军和混合双打冠军,一次竞赛获“双冠”,同事和球友们称赞不已。更是让人惊喜的是缪雁宝贝儿子缪旭一同学在2025年参加第一届福州大学研究生乒乓球赛中喜获第一名。
爷辈缪育俊多次获冠军,女儿缪雁也是多次获冠军,孙辈缪旭一获冠军。乒乓世家,三代冠军乒乓人,在福安传为佳话。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阮珊妮 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