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新闻网消息 日前,一条《在福安钓鱼,你真的不能只看水面》的微信火了。福安供电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在高压电线下钓鱼,比如龟湖上就有电线。可那是为什么?
因为目前市面上许多钓竿都是采用碳素材料制成,碳素属半导体,接触到高压线时,会引起触电伤害事故。而且,潮湿的鱼线或鱼竿会容易碰到高压电线上,通过鱼线和鱼竿直接会导电到人体,容易造成触电身亡。这看是一条普通科学知识,通过以漫画与短视频快捷信息方式,深受网友、市民的欢迎,当天的网络平台被点爆,阅读量超万。
像这种科普的传播方式在福安目前搞的比较火热,福安科协与时俱进充分运用新时期的微博、微信、网站等平台,与科普单位、相关部门合作把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以通俗易懂的画面、短语,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给受众。
据了解,去年以来福安科协在本市官方《今日福安》报及微信,《福安新闻网》、电视台开专栏投放公益广告。在每个时段推出针对性科普知识,得到市民肯定与喜爱,比如福安人爱吃特色小吃——炒麦螺,夏天遇到河豚产卵时,麦螺极易吸入河豚卵,这个时期就不能吃麦螺,科协配合其它部门的禁止通知第一时间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福安夏季“烧烤”模式来袭,呆在空调房里虽惬意,但总担心患上“空调病”:手脚冰凉、腰酸背痛、头晕眼干、倦怠乏力……福安科协又马上在微信平台放上《究竟怎么吹空调才正确?》,他们将精心选择贴近公众需求、贴近生产生活的科普知识进行宣传,让百姓能更简单、快捷和方便地了解所需求的信息。
“以前,我洗衣服怕洗不干净一般都要倒很多洗衣粉(液),这次,看了微信上的科普知识才明白,洗衣服不定要用很多洗衣粉才洗干净,而且这些东西对衣服、环境都有影响!”平时不太关心科普知识的黄女士,却在不同的传媒上接受了接受科普知识从中获益。
近年来,福安市科协发挥各种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多平台、多渠道、多元化融合发展的科普传播模式,不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以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持续开辟了《科普大篷车》电视、《科学向前走》广播和网站科普栏目;2013年还率先在全省县级电视台开播《科普新说》大型系列科普节目,今年上半年又开设了科普微信平台,并在市委组织部主办的“福安市领导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增设科普知识学习专区,扎实推动福安创建全省乃至全国科普示范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年,市科协还加大与其它平台的合作,6月19日,福安市与气象局共同启动全市乡村371个LED系统除了发布农村气象信息外,同时开始滚动播出一些科普信息,第一期的防雷知识已经向乡村群众播报,这将标志着福安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又增添了新的阵地。(市委报道组 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