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新闻网消息(郑祖辉)什么是古树名木?很多福安人没有具体概念。
从省林业厅2003年12月出台的《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得知,只有符合几个基本条件之一的树木才可定为古树名木,即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种珍贵,省内稀有的;树形奇特,省内罕见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而且古树还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其中国家一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树龄在 100-299年。
福安全市森林面积179.6万亩,森林覆盖率67.9%,森林植被种类多样,有刺桫椤、水松等60多种珍稀树种,当中不乏有能称的上“古树名木”或“树王”的树木,只要你留心,时常能看到,而且认真探询都有其神话故事、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接下来与大家分享几棵福安市林业局推荐的“树王”。
一、千年变叶母榕
“母榕”说法来自民间,说是长有须根、果实较少的白皮榕为雄榕树,而叶片大而薄、不长胡子多结果的是雌榕树。
此树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穆阳镇苏堤村碓路五显宫内。据记载,此树为隋开皇15年栽,至今树龄已有1500多年。胸围1280厘米,树高26.3米,树冠覆盖面积286平方米,像是一把巨大的绿色凉伞,高撑于宫中,人称“母榕树”。
这株榕树无树洞和气根,虽千岁高龄,却毫无老态龙钟之相。奇特的是每年金秋,全树叶片呈墨绿、翠绿、铜绿、中绿、粉绿、浅绿6种颜色,层次分明。春天西侧落叶,夏末东侧落叶,但又边落叶边长新叶,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相传千年前一个正月十三的凌晨,天门打开,五位神仙腾云驾雾,飘然而至。顷刻间神仙不见,只见榕树树杈上悬挂着香烛还在燃烧着的香炉,香炉正反还浮现有闪金光的“五显大帝”四个字,而且还有佛光闪烁,随后四字突然消失,只留下香炉。
这显灵之事传开后,此地就成为民众心目中风水宝地,所以当地先人在此地建宫,取名为五显宫,这棵变叶母榕也就被当成“神树”供奉崇拜,并把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视为“树神”的生日,信徒们会在这天争相出资献上寓意吉祥如意的红绶带,以保平安吉福。
二、千年苏铁树
这株千年苏铁树位于上白石镇崇仁寺(崇宁寺)内,树高6.5米,胸围230厘米,主干分五枝(原七枝,于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时期和90年代初被偷砍两枝),东西冠幅7.8米,南北幅5.5米。该树羽叶繁茂,树形优美,且年年开花,堪称一大奇观。
据闽东地区杨氏族谱记载,公元709年,闽东杨氏第一世祖杨绍公葬于此地,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其子女于墓前建立崇宁寺,公元860年(唐咸通元年)改称崇仁寺,并种植三株铁树于寺中。历尽千百年沧桑,当时种植的三株铁树目前仅存一株,成为珍贵的活文物。图为上白石财洪村崇仁寺(崇宁寺)外景。
据林业部门考证,该株苏铁树是我国现存文献记载最古老的苏铁树。图为苏铁树左右各立有一根石龙柱,为其年老枝干提供支撑。
一尊手举元宝的石佛像“托举”着一根伸出墙外的树干。
一尊手举元宝的石佛像“托举”着一根伸出墙外的树干。
搜索得知,苏铁的树形优美,苍劲质朴,大型而美丽的枝叶四季浓绿顶生,具有独特的观赏效果。所以在南方,人们常把苏铁栽种在庭院,起到庄严肃穆的装饰效果。现今的公园里,常能见到孤植在公园草坪花坛中心的苏铁,能使人有安详之感。如作为现代楼宇建筑物的绿化植物,能让周边具有四季浓绿而赏心怡神的效果。而种植在寺庙佛堂中的,听说还有避邪的神奇妙用。
三、千年古柏
在溪柄镇楼下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狮峰寺内有棵千年古柏,据说树龄已有1200多年,树高25米,胸围(地围)360厘米,树冠平均10米宽左右。
千年古柏能如此苍翠挺拔,充足纯净的水源是关键。
古柏根基下有口泉水,据说从没干枯关过,至今仍旧清澈见底,常有信徒来此取水饮用,以求能得到佛祖保佑,因此被取名为“聪明泉”。
这株古柏是千年古刹“狮峰寺”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之一,也是寺庙内现存最珍贵的自然景观。苍翠的枝叶,清澈的泉水,交相辉映,狮峰寺在其衬托下显得更加古朴、庄严、肃穆,她们历经千年磨合,早已融为一体。
四、八闽红豆树王
千年古刹古树多,狮峰寺内除了这棵千年古柏外,在寺庙北边100多米处还有棵珍稀的红豆树。据考证,是福建省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红豆树,堪称“八闽红豆树王”(杨旺利/摄)。
该株红豆树的胸围750厘米(胸径239厘米),树高28.8米,冠幅南北34米,东西25米。这株红豆树的来历,据说和树边一座建于乾隆二十一年的古墓是同一时间种植的,按此推算此树距今已有257年的树龄。(杨旺利/摄)
这株树红豆树除了年代久远和长势粗壮外,在其主干分枝处还寄生一株榕树,使原本稀奇红豆树更加特别。除此之外,在该树旁还生长两株相对较小的红豆树,其中坡下的一株胸围为307厘米(胸径97.8厘米)。三株红豆树相互呼应,景观奇特罕见。
红豆树属蝶形花科红豆树属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木材坚韧,纹理美观,材质优良,是制作高级家俱及工艺雕刻的上等材料,种子深红色,可作工艺品。
五、“恩树”
“恩树”其实是株红豆杉,位于晓阳镇首洋村村中,属南方红豆杉,据说树龄704年,树高17米,胸围(地围)560 厘米,平均冠幅12米,树干基部中空。(吴庆堂/摄)
这株红豆杉被取名为“恩树”,缘于一个闽东革命领导人的一个特殊经历。
1937年农历五月初五,国民党剿共八十师的一个特派营,乘革命者回家与家人团圆时,对首洋村进行了围剿,并挨家挨户搜查革命者。革命先辈叶飞疏导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不料自己身临险境。在这紧急关头,他藏进这株中空的母红豆杉内,并用稻草掩盖树洞口,而躲过了一劫。事后,他对村民感慨地说:“它对我有再生之恩”。还为此写了一首诗:红豆生南国,闽东独一枝。虚心为革命,万古最相思。从此,这株红豆杉被村民们称为“恩树”(杨旺利/摄)。
这株“恩树”边不远处还有株小些的红豆杉,彼此树冠相互穿插,看似两株“姊妹树” 。据村民介绍,早在600年前,首洋的陈氏开基始祖迁居到此时,就已有这两株珍贵名木。不知何时,地势较高的一株被雷电击中,留下了这么一个树洞。
六、九头榕树
“九头榕”原本是棵有9个树头的古榕树,位于溪柄镇柏柱洋的榕头村(原名洋头村)内,现今只剩下五个树头。目测此榕树的树冠宽约四五百平方米,高约15米左右。据说栽种于700多年前,因奇特的“一树九头”而被外人所知。
村民介绍,很早以前九榕树原本只有一个树头,后才逐渐长成了9个树头。据传,这棵榕树能长出9个树头,是缘于福安“三贤”之一的郑虎臣。
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祖籍柏柱洋的郑虎臣因除杀奸臣贾似道而遭奸党迫害,冤死监狱中。到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郑虎臣冤案得以昭雪,并被赐“金井玉葬”,“金头银项”,礼之王侯,还设有三十六疑冢。郑虎臣的忠魂义魄感动了天地,村中原本只有一个树头的榕树长出了九个树头,而且相互供接,浑然一体。此后,九榕树还曾化身为教书先生,到附近的山中横坑村去教书,学生个个聪明颖悟,学业大进。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榕树”现只剩下五个树头,但仍然枝繁叶茂。
注:以上古树名木有关数值是福安市林业局早些年测量记录,和现今实际数值有偏差,仅供参考。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