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尾镇溪邳村地处福安市东南沿海之滨,是连家船渔民上岸定居的纯渔业行政村,全村7个自然村632户2716人。过去“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是溪邳村连家船渔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关心这一困难群体,再三叮嘱:“要安置好所有连家船民,特别要解决他们上岸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溪邳村干群的努力奋斗下,至2013年溪邳村已先后建起了7个连家船民安置点,全村632户2698人全部上岸定居,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原来的800多元到2019年增至2145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有的6.6万元增至126万元,实现了“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的美好夙愿。溪邳村连家船渔民从“海上漂泊”到“岸上定居”的沧桑巨变;昔日渔村从“一穷二白”到“百万村财”的华丽转身;党组织带领村民从“脱贫致富”到“乡村振兴”的历史飞跃;如今的溪邳村“富”的成果更加可感,“强”的成就更加显著,“美”的成色更加鲜明,“好”的成效更加彰显,几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最美渔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正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既扶志、又扶智、咬定目标不放松
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在扶志上下足功夫。溪邳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扶贫先扶志作为首要主攻方向,成立了“渔排党小组”“水上党校”“驻韩党支部”等党建平台,开展“四访四谈”(访致富能手谈带头,访贫困渔民谈帮扶,访群众代表谈发展,访老上访户谈维稳)把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到位,群众的民意收集到位,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干群矛盾化解到位。通过全村95名党员“三带”(带头引领示范、带头建言献策、带头帮扶群众),“三诺”(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坚决克服人穷志短、不思进取、被动依赖的思想观念,从而激发了全体干群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锲而不舍、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扶智上下大力气。溪邳村连家船的渔民们过去终年漂泊于海上,祖祖辈辈以讨小海为生,没钱没条件,读书是不可企及的梦想,渔民基本上是文盲。“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在这里成为共识,即使在村财并不富裕的年代,村里就设立了奖学奖教金,对考上大学的学子每人给予2000-3000元的奖学金,至今累计发放500多万元。扶智带来变化,全村先后共考上各类大学的学生有200多名,一大批溪邳学子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回报家乡。溪邳村党组织除了优先发展教育外,十分注重科技支撑来发展现代渔业,村里每年都组织举办2期水产养殖和渔民转型发展培训班,目前全村70%以上劳动力经过培训后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为摆脱贫困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拓宽发展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既“输血”、又“造血”、脱贫致富有实招
政策帮扶动真格。溪邳村连家船民上岸经历了“从无到有、雏形初现、全面上岸”的三个阶段。九十年代末省委、省政府实施“造福工程”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特别是1998年12月福建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在福安召开,从此迎来了连家船民全面上岸定居的阶段。各级政府出台系列帮扶政策支持连家船民上岸定居,集中安置免费提供土地,实现路、电、水、通讯、广播电视信号“五通”。连家船民建房每人补助达3000元,并辅以各类特殊群体系列“叠加政策”。溪邳村连家船渔民上岸定居摁下了“快进键”,至2013年全村最后一批137户全部上岸定居,结束了世代“海上漂泊”的日子,溪邳村成为福安市连家船民上岸定居集中安置示范点。
“能人”带动结对子。溪邳村实施“三向培养”结对帮扶机制,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采取“滴灌式”精准扶贫,涌现出“双带能人”欧灼明,“致富能人”翁友铃,“党员脱贫致富之星”江忠亮的典型,他们用亲身经历和榜样力量教育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原村党支部书记刘向禄联合3户贫困户发展100箱网箱养殖并以股份制形式联合6户贫困户养殖溢蛏170亩。带动户均增收2万元。
“强人”引路实打实。溪邳村充分发挥在外经商乡贤的知识优势,资金优势,人脉优势为贫困户提供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引导带动全村贫困户和低收入户脱贫致富。溪邳村里沃自然村贫困户连荣全在渔排养殖户翁友铃的帮扶下实现了脱贫。贫困户陈发香发展海上养殖缺乏资金,村两委帮助他申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万元,用于发展15亩龙须菜,10亩海蛎,每年可收入7-8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抱团发展解难题。溪邳村两委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为进一步帮扶村民发展生产多渠道筹措资金,2009年溪邳村成立了村经济发展互助协会,党内帮扶救助基金会,以自愿参加、自由退出、贫困户优先的原则、无需抵押,五户联保申请互助金。几年来,村经济发展互助社发展会员68人,累计发放贷款580多万元,同时争取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最大努力满足渔民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通过“输血”增强“造血”功能,切实解决了低收入户、贫困户,困难党员户发展生产资金难的问题。
三、既民富、又村富、培育发展新业态
以“科技兴渔”为抓手,做强水产养殖业。溪邳村立足渔村实际,以“科技兴渔”为抓手,建起了农村科普惠渔服务站,联合厦门大学,宁德市农科所等科研究院校和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家定期到溪邳村为养殖户培训和提供技术指导,提高渔民水产品养殖的产量与质量。此外,该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村集体筹措资金280万元新建600多平方米的藻类加工厂,出租给企业经营生产。建成1260平方来的海产品加工厂房和库容为800立方的冷冻仓库以及200平方米的生活区,引进溪霞海产品有限公司入驻承包并投产经营,仅此项该村集体经济就可年增收12万元并解决村民100多人劳动就业。
以“品牌兴企”为支撑,壮大水产加工业。创立“溪邳鲜”品牌,统一标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多渠道扩销海蛎、溢蛏、鲈鱼、鳗鱼干等海鲜干货,利用网红直播带货扩大宣传效果和销售渠道,打响“溪邳鲜”品牌,带动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
以“定居旧址”为依托,打造“昼民”新业态。溪邳村对原有的村庄规划进行再提升,着力发展渔村特色旅游业。实施活态博物馆项目,充分利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一、二期旧址资源,恢复溪邳连家船民历史文化街区原始风貌,重现连家船民当年生活场景,留住乡愁记忆,打造集旅游、餐饮、商贸、摄影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原始风貌街区恢复提升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已流转一期、二期上岸民房旧址5套,用于开设海鲜特色小吃商铺。流转一、二期上岸旧址2套用于重现连家船民乡愁记忆场景。两个项目年底前将正式启动运营,为渔民增收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以“渔旅融合”为拓展,培育特色新产业。实施渔旅融合项目,整合溪邳村丰富的滩涂资源,打造休闲式滩涂渔业劳作体验基地,研学基地和摄影基地,目前已完成滩涂内40亩红树林种植和大米草治理并建起旅游公厕。在此基础上,溪邳村拟建“海上渔家乐”民宿10栋,目前已完成总体设计,其中第一期2栋已开始施工,内设泡茶室、餐厅、客房、会客室、会议室等功能,预计在年底前可投入运营。
四、既治标、又治本、乡村治理成效大
普惠共享“三坚持” 一是坚持在引领渔民“上岸”的同时,又发动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村集体虾塘400多亩对外承包,收益用于民生事业。二是坚持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着力发展藻类加工、水产品冷藏,民宿等经济实体,就地解决富余就业岗位130个。三是坚持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提高村民“普惠共享”,至目前党内帮扶救助基金会已累计帮扶困难党员102人次,帮扶资金达90多万元并出台了村财为村民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村小学生寄宿费生活费等一系列奖补措施,让全体村民得到受益。
示范带动“三突出” 一是党员突出亮身份,践承诺,在海上养殖综合治理,“两违”拆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走前头,作表率。二是设立“红黑榜”突出开展道德星、致富星、文化星、卫生星、生态星,“五星文明户”创建活动,让“先进更先进,后进争先进”,改变以往“干部干、群众看”被动局面,推进乡村治理由“干部单打独斗”转向“干群联手出击”。三是突出发挥老党员示范作用。聘请有六十年党龄和担任村支部书记四十多年的老支书刘向禄开设“露天讲坛”和“老刘说事”平台,让村民畅所欲言,反映诉求,老支书亲自担任“调解员”。
疏堵结合“三出击” 一是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主动出击促进立面装饰、坡屋整改、拆违绿化、治脏治污。同时联合城管、村建、国土等部门,采取疏堵结合,宽严并举方式,依法依规全面拆除违章搭盖的渔屋和作业木棚。二是主动出击开展“三清四治”常态化家园清洁行动,清理海漂垃圾、黑臭水体、垃圾乱倒;治理污水乱排、杂物乱堆、渔寮乱建、衣物乱晒等现象。统一选址规划生产作业区和海鲜干货,渔网海具,衣物晾晒区,建设浮桥栈道,既保证渔民正常生产生活又扮靓渔村“顔值”。三是主动出击改造提升溪邳主村民房120栋,“白改黑”村道1.5公里,对12组24个桥墩进行面漆彩绘,融入海洋及渔村元素,提升主体视觉效果,勾勒“情景交融”的美丽画卷,使溪邳村成为“两高”沿线村庄的一个亮点。
民主管理“三聚焦” 一是聚焦党务、村务情况、对集体“三资”使用和项目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接受村民群众监督。二是聚焦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机制,凡是村里的重大项目重大事项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第一时间向全体村民通报公布,2013年以来共开展村民集体商议决议35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聚焦为民办实事,成立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乡村“四点半学校”,“干群贴心人”活动室,让村民“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难有地方解、理有地方诉、困有组织帮”。
关注群众“三重点” 一是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不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期将村民反映的各种问题摆在桌面上,接受村民的公开评议,形成“有事大家议,好坏大家评”的共识与氛围。二是着力打通村民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促进全村增进和谐团结,共谋乡村振兴发展大计,三十年来全村从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三是坚持为村民说活、撑腰、鼓劲,维护全体村民利益,把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努力把溪邳村建成一个“经济强、产业优、百姓富、渔村美、社会治理程度高”的明星村,让全体村民都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市乡村振兴调研平台
快打开抖音扫码关注我们吧!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