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乒乓球跳动的声音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全家福安”首届福乒赛正面向全网征集“福安乒乓故事”,让情感与乒乓共鸣,让故事与福安相融。
第二十一期优秀作品来了!
此次选登作品
《结缘乒乓》
故乡小学成立较早,发展至1976年,就有了当时乡镇几乎没有的乒乓球桌。小学三年级的我,那时的书包里始终揣着一只木板球拍,每每周未或放学,就会约上几个发小打上几局,真有莫名其妙的过瘾。每当拿起球拍就兴奋不已,当时有个不成文的约定:谁输了谁下台,胜者当“皇帝”,继续与下位打,从而过把“皇帝”的瘾。随着时光的流失,最终还是因为本人实力不济,没有被体育老师纳入校队麾下,好胜的我于是暗自下功夫,下课之余认真观察高水平同学的动作,怎么发球、扣球、推挡,用心看,仔细琢磨,水平在悄然无声中提高了。
后来上了中学,在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大环境下,我稍有小基础的乒乓球项目就这样荒废了。1984年离开家乡,后来参加了工作,结婚,为人父母,也由于生活,工作的原因,没时间接触乒乓球这项运动,几乎把她忘却了。 时光追溯到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单位为庆祝五一劳动节,组织了一场乒乓球赛,无意中勾起了我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怀念之情。劳动源于辛勤付出,成功需要努力拼搏,性格开朗的我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乒友,节假日、周末、晚上下班后经常与水平较高的同事或乒友到周边乒乓球俱乐部切磋球技,八年如一日坚持这项运动,水平也渐渐提高了,也敢参加县级的业余团体赛了并且取得了一些小荣誉(2018年首届中国福安“冠军红•坦洋工夫杯”乒乓球混合团体赛亚军成员)。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世界流行的体育项目,也是我国的国球,普及程度十分广泛。健康是快乐的,未来是美好的,因为我喜欢,所以才热爱,61岁的我现在仍保持每周3次到4次的打球频率,使我受益匪浅,颈椎活络了,肠胃正常了,血压也正常了,人也精神气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乒乓球的对抗中看淡了输赢,诠释了人生,一切情怀都会在比赛中释放,回归真实的自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敢于勤于在乒乓球长河中搏击,相信胜利的浪花一定会向我们微笑,同时也会在乒乓球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作者:陈少勤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阮珊妮 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