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悠长,再鲜不过“六月黄”。眼下我市沿海乡镇养殖的3000多亩青蟹正是蟹黄流脂、壳薄肉嫩时,为了让消费者及时“蟹”逅这一口鲜甜,每天拂晓时分,当地养殖户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下白石镇行洋村地处三都澳官井洋咸水和霍童溪淡水交汇处,得天独厚的水体环境,为青蟹养殖提供了绝佳条件。清晨4点多,养殖户方美寿便撑着小木筏,在蟹塘里起捞前一天傍晚投放的地笼网。
天蒙蒙亮的时候,气温比较凉爽,青蟹的活力比较好,天没那么亮,它捞起来的时候不容易打架,如果打架互相咬伤了,螃蟹的品质就差了。
随着10多米长的地笼网被一节一节拉上木筏,一只只膘肥体壮、张牙舞爪的青蟹浮现眼前,养殖户抓起青蟹,逆光察看其膏黄的饱满度和蟹脚的完整度,挑选品相好的青蟹绑扎装箱,送往岸上的收购点。
今年这个塘子是80多亩,收获季节每天多的时候收100多斤,少的时候就五六十斤,价格小一点的在100(元)左右,大的上等的是130(元)一斤。
据了解,行洋村养殖青蟹已有四十多年历史。近年来,在渔业水产专家的指导下,当地养殖户在从选种到饵料投放、水质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并积极探索青蟹与蛏、对虾等混养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培育的青蟹肉质鲜香、纤维细腻、膏体金黄,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深受市内外消费者青睐。
行洋是靠海的地方,青蟹苗都是在外海捞回来的,和池塘里面的水质是一样的,所以它的成活率特别高。它主要是放那边(池塘)混合养,那里面的野生鱼、虾、海蛏给它吃一点,吃出来的螃蟹味道很鲜美,跟别的螃蟹味道差距也很大。
现在这个季节是我们这螃蟹最好吃、最肥、最满膏的季节,这几个村庄都是(由)我这里收(购),一天大概要收十来担。螃蟹都是发到泉州、福安(市区)那边去,(也)有的人来这里买,零售卖。
据了解,我市青蟹养殖主要分布在下白石、湾坞、甘棠等沿海乡镇,养殖面积约3000多亩。今年预计青蟹产量可达1600多吨,产值近3亿元。
记者:陈政清 赵春朋 钟建辉 林平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