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失传的福安传统手工艺(二)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郑祖辉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5:28:34
编者按:传统手工艺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极其陌生。如今,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受到现代工业及其机械自动化的冲击,难以适应多变、高效产出的市场需求,逐渐被淘汰,只有极少数工匠懂得顺应需求,才能勉强支撑。
今日手工匠——弹棉匠林炳明《弹棉郎林炳明家庭作坊》。
在福安街尾老街主要路段有一弹棉店,过往的行人循着有节奏的弦响声望去,常看到一个全身沾满棉絮的男子在棉絮四处飘飞店内忙碌着,这人就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林炳明。
林炳明的大儿子按顾客预定的长宽厚度要求在画有标线的木板工作台上铺棉絮
林炳明来自浙江温州文城县,14岁跟随父亲学弹做棉被,结婚后和妻子俩跟随温州人外出闯荡的热潮,如今来到福安从事传统棉被弹制已有30多年,期间只收过1个学徒。问其为什么林炳明说:“以前弹棉花都是用老工具,还要到处跑,赚的钱很少,一床弹下来除了累外,全身全头发都是棉絮,要是翻新些发黄发黑的旧棉被那更脏。” “在人们印象中,弹棉是个“脏累活”,我们从小也教育孩子尽量不要做这行,幸好我的两个儿子对这都不感兴趣。”林炳明妻子补充说。
母子一同使用实木圆盘将被胎中的空气压出,使棉网和棉絮平贴粘紧
林师傅介绍说,刚到福安时还是个地道的“弹棉郎”,常要带着弹弓、木槌、压磨盘、牵纱篾等传统工具走村串户,为顾客提供方便来招揽生意。如今,虽用卫生快捷的弹棉机取代了笨拙的大木弓,原木压磨盘也可加装电机带动,但还是经不起纯机械化工厂生产的各种轻薄又保暖被褥产品的冲击,定制传统的全棉棉胎和被褥的已逐年减少。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作者:郑祖辉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