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水库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09:48:46
位于福安柏柱洋的红领巾水库红领巾水库坝头的八角亭 福安新闻网(郑望)春分至春水涨。一场春雨过后,渠堰旁的菖蒲已绿叶肥厚。春天的脚步,临近柏柱洋“红领巾水库”,扑入眼帘的是一湖碧波…… 薄雾绕湖湖罩纱,垂露滋润草吐芽。岁月与水库之间,流淌着不少发芽的故事,也珍藏着许多山水记忆。柏柱洋,是福建重要的革命老区根据地,也是全国土地革命时期的18块根据地之一。闽东苏区鼎盛的1934年,柏柱洋几乎全民皆兵。“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红带队,孩子们也纷纷参加儿童团,为新生的闽东苏区首府机关站岗、放哨,为红军、游击队送信……建树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共和国成立后,柏柱洋人民自力更生兴修水库。少先队员们,不仅利用星期天到工地搬些小石块、给大人送水……而且靠拾秋、挖树根、刨药材、剥毛豆积攒一分分钱,捐献建设水库。上善若水,从善如流。福建省一千万少先队员响应 “每人捐献一分钱”活动,我捐一分、你献一分、他出一分……累计捐款10万余元。1959年,筑起一座长98米、高23.6米的大坝,形成了水域面积达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30万立方的水库。为纪念少先队员 “以我所能尽责任”的善举,柏柱洋人民将水库命名为“红领巾水库”。 悠悠五十载,绵绵水库情。“红领巾水库”灌溉3700亩农田,泽被至今。2002年,柏柱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试验,“红领巾水库”设置网箱投放各类淡水鱼、珍珠,库边种草、饲养麻鸭,生态效益显著。近几年,连续出现倒春寒,砂壤地、风口处农作物不同程度留下霜冻的痕迹。然而,临近水库周边的山头,却因涧湖腾起水雾的保护,依然把绿荫镶上天边。水库的功效,启迪人们觉悟:不能等灾害来了,才想到水利。当地政府以茜洋溪列入全国重点河流治理建设项目为契机,着力推进水库除险加固、河堤强化加固、新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江河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六大民生工程建设。配合兴修水利,当地小学积极开展 “传承红领巾水库精神,争当新柏柱建设小主人”活动。为了保存那段光辉的记忆,少先队发起寻找 “红领巾水库”的倡议者、参与者、建设者、知情者。历经50多年的沧桑变迁,当年的青少年早已两鬓斑白。但,青山未改,绿水长流。“红领巾水库精神”穿越时空,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在茜洋溪防洪堤征地过程中,扆山、立峰村的 “老红领巾”们,明大义、舍小利,带头应征,不到一周时间就征用73.8亩土地,确保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踏访红领巾水库,一湖风光入画来。坝左建有八角亭一座,卷檐凌空,展翅欲飞,亭中彩绘描述当年火热的劳动景象,柱上对联铭刻时代的豪言壮语;坝下阡陌纵横,凝翠堆金,极尽造物神工之妙。水库周边的斗面、楼下、山下等小学,发扬“一分钱精神” ,积极参加“手拉手情系身边困难小伙伴”、“同在蓝天下,‘六·一’都快乐”、 “少先队员手拉手,保护母亲河”、“畲汉少年手拉手助学行动”、 “红领巾情系灾区小伙伴”等活动,展示当代“红领巾”的靓丽风采。同时,自发组织红领巾水库解说团和向导队,为外地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当起向导,义务讲解当年少先队员节约每一分钱,修建红领巾水库的动人故事……如今,红领巾水库已经成为少先队教育基地,一批批胸前系着鲜艳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来到这里庄严地举起右拳,掷地有声地立下了自己的铿锵誓言——牢记红领巾水库精神,以我所能尽责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今天的红领巾,就是明天的红旗手”。我们相信,有孩子们的坚定和执着,红领巾水库精神的旗帜一定会永远飘扬。
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