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新闻网消息(十禾)“今日福安”微信平台十余天前发出的福安红糖系列报道引起了省内外关注。1月17日,位于溪柄的甲厝村红军糖基地迎来了第一批游客。由《海峡都市报》组织的亲子体验之旅拉开序幕,来自不同城市的读者们带着孩子,共100多人来到了风景秀美的福安溪柄镇,领略古老糖村的神奇与甜蜜。
游客到达
福安溪柄镇曾经是福安最大的甘蔗产区。甘蔗,是清贫岁月里农家孩子常吃的零食,红糖水也是艰苦岁月里祛寒生热补血益气的唯一滋补品。在革命年代,游击队员行军打仗,风里来雨里去,当地的老百姓总是捧出热腾腾的红糖生姜水,为战士们祛风寒、补身体。
到甘蔗地里体验
眼下年关岁末,正是甘蔗成熟制作红糖的时候。在老甲厝红军糖基地,孩子和父母一起见证了甘蔗变身为红糖的全过程,从甘蔗收割、压榨到小火熬煮、冷却,趁着糖汁尚未凝固,老师傅把甘蔗蘸着糖汁送给孩子们品尝,温热的“糖饮”也非常香甜,孩子和大人都喜欢。
大家看得目不转睛
经过耐心的等待和复杂的工艺,甜蜜的古方红糖终于完工,整个红糖坊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甜味道,让人垂涎欲滴。这种在“蔗寮”里以传统做法出品的古方红糖,不仅保持了甘蔗原本的营养,也使红糖带有一股类似焦糖的独特风味。临走时,不少游客都带上了刚制作的红糖。
红糖制作
上世纪60年代,锅炉设备取代了传统“土法炼糖”设备,蔗寮日渐没落,坚守着这一份传统手工艺的村庄屈指可数。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种古老制糖手法,退伍军人林国茂,在甲厝村流转租赁土地120亩,对接省农林大学技术,引种台湾黑糖蔗100亩,开始了他的“甜蜜事业”,并为红糖注册了“红军糖” 商标。同时结合溪柄“红色旅游”,希望通过舞动产业链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包装好的红军糖深受欢迎
在福安,红糖是本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临近,在闽东多地,过小年有用手工红糖(又称板糖)祭灶、泡茶、制作食物的传统。红糖不仅给人们带来节日的温馨,也寄托了人们对甜蜜幸福生活的向往。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