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标名称:宁德大黄鱼
注册号:9654729,9654730
注册人:宁德市渔业协会
注册时间:2012年2月21日
商标释义:宁德大黄鱼商标为大黄鱼造型图,颜色为黄色,图形中间的英文字母ND类似鱼鳃盖、鱼鳍与鱼鳞,同时也代表着“宁德”。

7月2日,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官井洋水域投放了平均规格为8.8公分的大黄鱼苗种127.2万尾。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我市在官井洋内累计投放大黄鱼苗约4000万尾,对恢复官井洋大黄鱼种质资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黄鱼俗称黄瓜鱼、黄花鱼,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高、胆固醇低,可治疗贫血、滋补身体而成为海水鱼类中的极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视之为吉祥物,称其为“长命鱼”,素有“国鱼”之美誉。

美丽传说增添神奇色彩
官井洋,《宁德县志》载:“洋底有井”,“井源远自浙东龙泉来”,故名。官井洋是三都澳内唯一含淡水的水域,最适合大黄鱼的产卵和栖息,为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仅存的大黄鱼繁殖场所。
官井洋大黄鱼有一个雅号,叫“金圣鱼”。相传此鱼原是天宫瑶池放养的,是王母娘娘借酒兴让她下凡,赐给凡间弟子品尝。金圣鱼初到东海,受不了海水的咸味,几乎断送性命,是好心的黄鱼大哥替她寻遍东海,才在官井洋找到一口淡水。于是,金圣鱼就在官井洋安居乐业,并同大黄鱼结为伉俪。时间久了,她也逐渐适应咸水,且可四处游玩。但每逢产卵繁衍后代时(也就是端午及中秋前后),都会游回官井洋,怕的是娇小的孩子万一不适应洋外的咸水而无法存活。
古书记载“官井洋大黄鱼,口红鳞黄,头大无脑,二石相并如齿同,鳔可为鲛”。清代诗人张光孝在《咏官井》(即宁德官井洋)中写到:“四月群鳞取次来,罾艚对对一齐开。千帆蔽日天飞雾,万桨翻江地动雷。钲鼓喧阗鱼藏发,灯光闪烁夜潮回。买鱼酌酒年年列,吩咐家人备玉醅。”就是描写当年人们在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捕捞大黄鱼的情景。
过去在福州等鲜货市场上,鱼贩子们只要手里有大黄鱼,统称之“官井瓜”。宁德人过端午节和中秋节,有条件的家庭都想方设法品尝大黄鱼。宁德霍童一带山村,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红裙当掉再去裁,‘官井’不吃明年来”。可见官井大黄鱼之令人垂涎。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