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头古称“察阳境”,是富春溪淤积的河中沙坂,又称“察阳坂”。现在所说的“察阳古街”,主要路段是阳头历史文化街区中东西走向的这条老街。富春溪流经阳头的这一段称环溪,习惯上这条街又被称为“环溪头”。
一
那条古街,是我童年极熟悉的路。它像一条蜿蜒的丝带,穿梭在小城与记忆之间。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上,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爬山虎,风一吹过,便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阳头的巷子很多又曲曲折折的,小时候我常在这些巷子里迷路,但兜兜转转间又都能找到方向。转角处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是邻居家的猫带着小猫在墙根晒太阳,有时是一枝无花果树结着个青红的果子……我常常一边走,一边用手指在墙上摩挲,感受着粗糙的墙砖在指尖的触感。
那时富春溪每年都会发几回大水,古街巷里很多地方都有洪灾过水的印痕,被淹半层房屋是常有的事,原来茶厂门口那株大榕树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八月大洪水时挂住几个从上游流下来的人,所以被奉为“恩树”供为神灵,抗洪是当时关乎众人身家性命的大事。
在这迷宫般的街巷里,我总能发现一些秘密。比如那家开了几十年的理发店,老板是对慈祥的夫妇,他们总爱一边给我理发,一边讲述这条街的故事。篾匠老伯年纪很大了,每天仍光着膀子在剖削竹子,在地上编出各种图案,柜台上摆放着各种精致的手工编制的竹器。糖烟饼店老板是个胖乎乎的阿姨,她总是把最好看的糖果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每次路过,我都会忍不住驻足,透过玻璃罐子,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二
这条街最让我怀念的,是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小店。清晨,豆腐西施熟练地拔去托盘上的插销,掀开纱巾切出第一方豆腐,光饼店的饼炉里的热气随着炉扇的舞动,空气中已经飘来阵阵饼香。对面,街角的拌面店和大肠粉扣店都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老远就能闻到那独特的小肠和葱蒜香。
一阵清晰、响亮、富有节奏感的“滋啦……滋滋滋滋……噗噗噗” 从不远处传来。循声望去,煎包师傅开始翻铲平底锅里的包子,锅里白胖的包子整齐排列,底部正欢快地冒着泡,蒸腾起带着麦香和油香的热气。“来哈!头鼎新鲜的水煎包马上就好!双面焦脆,热乎烫嘴!”
“去寒去痧又去湿。”熬寒茶是一项充满烟火气和传统养生的体验,它是青草店最地道的“福安味道”——不是味蕾上的,而是身体感受到的温暖和健康关怀。家里也有熬寒茶,母亲在早春时节,也会背个竹篓到田间地头,寻找各种新生的草药,满满搂上一篓,估计有一二十种,我能认出的有车前草,马兰枝、蛇舌草、铜钱草、紫花地丁等数种。放只墨鱼干一起熬,草药汁鲜香可口,加一勺糖,“王老吉”也望尘莫及。
三
察阳古街曾经是福安韩阳坂河运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许多斜滩艚、溪犁船和连家船密密地簇拥在码头上,低矮的防洪堤上有个溪门,上书“环溪码头”四个大字。卵石滩间大溪石矴了条甬道,供装卸货之用,岸边沿溪一排的客栈和仓库。古街全长400多米,现存沿街木构商铺建构,大多为清代、民国民居建筑。
这条街上的孩子们夏天也常在河边游泳、抓鱼摸虾,晚上在码头边摆个小竹床睡觉,凌晨四五点就能听到山哈们渡河来挑担、卖菜、卖柴的,六七点码头就有工人搬运从水路上来的货物,整天都是车水马龙的,十分热闹。
这条水路沟通了闽东北和浙南一带的风物,西溪经寿宁斜滩通往庆元等地,经溪口通往坦洋等地;东溪经潭头、沙坑通往泰顺、柘荣等地。对岸是湖口村,有渡船往来,经古道往穆阳、周宁、政和方向。古街分布有钱庄、布庄、鱼行、旅社、诊所、首饰店、国药店、杂货店、糕饼店、点心铺等,甚为繁华。
巷口的陈氏大宅保存完好,周边还有几个较小的院子围绕主宅,成为一个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二十多亩,几乎占了北街的一半。这是凤林陈姓大地主“金、怡、瑞”三兄弟的产业,民国后期他们大量积累财富,除了在溪北洋、甘棠洋、穆阳、阳头等地购置大量田地和房屋、店铺、钱庄等资产,还开办洋行代理闽赣两省洋油等生意,富甲一方。
“通泰酱行”,解放前就开始经营酱油、虾油等调味品,是目前保存较好的闽东传统铺面,临街五个罗曼式圆拱窗户,正门灰塑匾额上方叠砌出摩尔式尖拱雨披,屋顶以传统双坡顶和封火墙环护,颇具西式风格。那时酱行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酱缸,酱行前店后坊,另外在松罗有晒酱场,为当年较有影响的三大酱行之一。买酱的多用陶罐来装,乡民挑夫们零散买的,店小二拿个竹片把豆酱糊抹在芋头叶子上让他带走。
四
时光流逝,但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被取代的,像那一排老樟树、老榕树,它依然屹立在河岸边,见证着这条街区的变迁。还有那些妈祖庙、临水宫、白莲寺,以及黄氏、李氏、陈氏宗祠,这些老住户,他们依然守着这条街,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条片街区也经历着变迁。一些熟悉的老房子渐渐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街边的小店陆续关门,曾经热闹的街巷变得冷清。月光如洗的夜晚,从这条古街走过,石板路在月色中泛着幽幽的光,像是铺了一层薄霜。
这几年有一些年轻人回来,带回些年轻的业态,如珠宝首饰、簪花摄影、汉服唐装、盆艺插花、新式茶饮、咖啡糕点等。几个老友一壶功夫茶泡个半天,不在于能卖多少东西,这是一种新颖的生活态度,轻松简约、宁静友善的生活方式。
这条街,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承载着我童年一些片段,它见证了我从孩童到少年的成长,记录了我在这里经历的每一次欢笑与泪水。那些曾经在这里度过的时光,那些在这里遇到的人,那些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文:郑健雄
图:李郁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