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走进位于仙岫山麓的仙岩勤达种植专业合作社,仿佛走进一幅绿色的生态画卷。育苗床上,嫩绿的丝瓜幼苗在阳光下舒展着身姿,叶片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种植大棚内,种植户浇水、除草、间苗……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坂中畲族乡仙岩村,离福安市区只有3.5公里。清康熙50年前后(1709-1712),钟氏始祖尚全和尚华公于大林村迁入,与清康熙初年(1662-1680)从后门坪迁入的雷姓始祖公,定居繁衍至今已达300余年。勤劳的畲族先民,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仙岫山陡峭的坡地上,开垦出了小者如簸箕、大者有数亩的梯田。这梯田,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畲族人民,更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种植户孕育丝瓜苗。仙岩村种植八角丝瓜已有40多年历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清明前后,正是丝瓜育苗的关键期,看准近几年种植的良好势头,勤达种植合作社发展丝瓜面积已达100多亩,社员扩大到三十多人。引入现代化的设施和管理方式,采用轨道车、大棚栽培等,更是让仙岩村的丝瓜产业迈向了规模化、专业化的新台阶。如今,全村八角丝瓜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种植户年均收入可达4万元,八角丝瓜已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特色产业。
钟家兄弟早年离开熟悉的土地,到城里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的生活。城市的繁华与便捷让他们过上了舒适的日子,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老宅,始终是心中割舍不下的牵挂。每当重要节日来临,兄弟们都会默契地相约,带上各自的家人,享受难得的团圆时光。去年仙岩村被列入省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钟家兄弟激动不已。春节刚过,便相约回到仙岩,修整有92年历史的家族老宅,为家乡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宽阔整洁的柏油公路连接仙岩村与市区
“仙岩村被列入省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后,许多群众回到村里修缮房屋、清理村居环境,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发展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仙岩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雷石珠如是说。“仙岩村将借助毗邻市区的优势,发展‘近郊经济’,深入挖掘畲文化和名优特农产品优势,打造‘仙岩八角瓜’‘畲家三宝’特色品牌,建设非遗研学中心,把仙岩建设成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提起未来的规划,雷石珠信心满满。
春天,一些油菜花、桃花在这个明亮的季节里欣然怒放,为村庄镶上斑斓的花边,宛若薄暮时分天边的霞云。风,将芬芳的气味推向远处。那不仅仅是花香,更是仙岩村春天独有的气息,一种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气息。在这里,春天不仅仅意味着季节的更迭,更是希望的播种。
我仿佛看到了仙岩村未来的景象:金黄璀璨的黄花风铃木装点着古朴的畲族村落;丝瓜藤蔓蜿蜒曲折,绿叶成荫,为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富足;仙凤广场畲族阿哥阿妹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竹竿舞,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作者:林耀琳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