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下白石的虎迫岭,你去过吗?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4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7-24 11:37:54



虎迫岭是福安市下白石镇大获村和大梨村之间曾经的交通要塞,是当年南至宁德蕉城、福州,北至霞浦、浙江温州的一条古官道。虎迫岭海拔高达400多米,从两边山脚到山顶的道路大都用小石头铺就。山岭的坡度,陡的路段坡度达60多度。山顶上有座凉亭,名叫岭头亭,供往来商客避雨歇息。近年来,随着交通日益便利,虎迫岭古官道,渐渐被山路两旁的树木和杂草淹没。真是:走的人少了,便没了路。但是虎迫岭的附近却有了一条新修的乡村公路。

初春时节的一个上午,我和儿时的伙伴德春结伴回了趟老家——大获村。我们相约7点从下白石镇区出发,取道大梨村后山虎迫岭附近的乡村公路。德春是我本家兄弟,我们俩个是同龄人,小时候在村里一起玩耍,一起读书,一起长大。不知不觉间岁月的风霜已经爬满了额头,我们不由感叹岁月无情。

大获村位于福安市南部沿海乡镇下白石镇的西南部,上世纪70年代初,远离镇区的家乡交通还非常闭塞,村民们来往镇区购物,办事,求学等等,靠的都是两条腿走路,全长10多公里的山路,期间还要翻过几个小山包和海拔400多米高的虎迫岭,一般人都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我们这些为了求学的孩童,每个星期不得不往返于下白石镇区和大获村,而虎迫岭也就成了我少年时期心中必须征服的目标和一生之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转眼间,小车很快就到虎迫岭山脚下,沿着蜿蜒的大梨村后山的乡村公路爬坡而上,经过几个回头湾,10来分钟后就到半山腰上。眼前是两条分岔路,一条通往大获村,一条去虎迫岭山顶。“好多年没去过山顶了,去看看吧!”我和德春几乎是异口同声。小车绕过几个湾道,很快就到了虎迫岭山顶。要是在以往走路爬岭,没有一身大汗是到不了的。我不禁感慨,乡村交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站在虎迫岭山顶端,往东北眺望下白石方向,远处那崇山峻岭,连绵不断,秀美山川尽收眼底,川流不息的白马港江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尤其是那横跨于白马港江面上雄伟壮观的温福铁路和沈海高速公路两座大桥,就像两条巨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近处是葡萄大棚点缀的田园景色,宛如薄纱朦胧……好一幅壮美的图画。再转向西南方看去,那是依山傍海的大获村,温福铁路和沈海高速公路从村前并排通过。村前的千亩滩涂,给村民提供了各种天然小海鲜,每当海水退潮,裸露的滩涂宛如一个聚宝盆呈现在村民面前,滩涂上鲟呀、虾呀、鱼呀、螺呀等海鲜应有尽有,儿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近年来,海上滩涂养殖成了规模,全村大小养殖池塘一多达二十多口。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池塘里盛产的海蛏,年年给村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大获村风景秀丽、土地肥沃,就是这么个富庶之地,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获人收成的只有“小获”,村民处于半饥半饿的贫困线。自从改革开放的春潮涌上海西东南沿海这块处女地。大获人的热情就像久被压抑的喷井喷涌而出。他们搞滩涂养殖、辟水上田园……。经过数十年的奋力打拼,终于大获全胜,收获了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丰盈。徜徉于大获村街,可见全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善。全村村容村貌大可与一般城镇相媲美,高楼林立、道路宽敞、店铺连横、物流兴旺,给人的印象是,这个村的经济社会在环三战略发展中已露出“走前头、求先行”的端倪。

虎迫岭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是闽海抗战的最后一役,也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福安县境内与日寇对阵的唯一战事的所在地。1945年5月,抗日战争胜利在望,日军被迫采取战略收缩的方针以便进行最后的挣扎。盘踞在福州的日军奉命北撤浙江,因这时海路已被盟军封锁,这伙日寇只好走闽东陆路。日军一路烧杀掳掠,5月21日进占宁德县城,随后沿七都、八都路线继续北撤。我抗战部队抄小路翻山越岭一路追击,在八都境内追上日军后卫部队,向敌人发起攻击。日军不敢恋战,数小时后利用夜幕的掩护向黄崎(今下白石)方向逃遁。日军取道虎迫岭时遭到福建省保安第四团的炮击,死伤数十人。战役虽然不大,但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时过境迁,如今回乡的路已经四通八达,但虎迫岭的情结却无时不在我心中萦绕。





供稿:李文福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