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安坦洋,这个茶香里的村庄……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10-20 10:30:53

图片

图片








因了工夫红茶,方识坦洋。

一入村口,即刻浸润在清幽茶香之中。仿佛走进一个茶的童话世界,眼耳鼻舌皆濡染着淡淡凝津。舒展的四体,于明灭光影丛追逐色声香味,始终不得具体。于是轻轻哂笑,对着自己的影子撇嘴,感觉天地之间人的微渺。越往村巷深处,香气愈发浓郁。古老的印记,俨然一本茶书,字里行间叙写着村庄茶史。驻足细品,亦或穿行其间,似乎都在小啜一盏香茗,浑身脉络畅通,一时神清气爽。古渡口不再送往迎来,可是声名远播的辉煌,永远铭刻于时间长河。一溪清水,静静流淌着岁月。岁月里那些扛着丰润茶香的背影,缓缓融入熠熠阳光。站在历史的舞台外,依稀听见车马喧嚣,旌旗招展。虽然不曾亲历其境,也是一种厚实的追忆。而今的村庄,茶香依旧远扬。“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亲切的话语,拂过一茬又一茬青翠茶园,激起千层浪。悠远年代,那些手捧竹匾筛茶焙茶的工匠们,此刻一定正伫立于云端,微笑凝视着今天的村庄,深吸一口馥郁茶香,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那一方碉楼,印象深刻。和平年代,风不鸣条,雨不打块。一派祥和景象的村庄里,古碉楼已然成为一处闲置所在。村民们打从碉楼底下走过,脚步从容轻松,内心温馨舒适。烽火硝烟的往昔,荒废已久的射击口,兵荒马乱的恓惶,全都尘封于史书翰墨。古碉楼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珍惜今天的温润生活。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曾经为我们负重前行。村口的新碉楼,气势恢宏,“中国·坦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这是一座崭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坦洋在华夏,乃至世界之林,举足轻重的影响。村里的古民居,别有一番韵味。读着门楣上古朴的墨迹,醇厚与明德,豁然心底。这些传统文化,退隐于现代高科技之后。看似普通,却焕发着恒远的深厚底蕴。道旁一盆太阳花,炙热地开放着。它的坚毅勇敢、积极乐观,恰似坦洋的精神内涵:质朴无华,在耕耘中一直向前。

 “三月择茶三月三,身穿蓝裤漂白衫”,简约动听的方言茶歌,伴着清澈透亮的桂花溪水,一路轻盈流淌。桂花溪是坦洋村的母亲河,滋养万物生灵。溪水如镜,可见小小游鱼。溪两岸桂子飘香,糅合沁脾茶香,萦绕着村巷,俨然一处世外桃源。一盏清茶,一溪清水,一程夯实山路。红茶的故事掉进清波,旖旎成粼粼波光,阳光下闪烁着隽永悠长。徜徉于溪边树荫,听茶歌来回荡漾,眼前渐渐浮现茶的前世今生。恍惚间握住一位长者的手,时空切换,日月倒转,穿越到了那些烘焙韶光。十指黝黑,脸颊挂汗,襟褂沾尘。扬起落下的茶叶,在空气中翩然起舞,旋即超然凝练。情景如此真切,历史与现实并驾齐驱,胶片般一帧复一帧。茶叶慢慢发酵,茶香渗透土地山峦,从此生根发芽,生长出一茬又一茬新枝嫩叶。红茶的故事一辑又一辑传承,像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情节迂回婉转,灵魂始终挚笃。桂花溪好似痴情的恋人,默默呵护着这个静谧的村庄,村庄里蕴藏的飘香茶韵。

喊茶时节,漫山绿意盎然。层叠绿浪,恰似春风摇曳。轻轻拂过采茶姑娘的眼角眉梢,送来清香十里。根,扎实在山脊梁。叶,丰盈于白云下。那绵延不绝的喊茶声,吟啸着钻进沟沟坎坎,旋即直上蓝天,旷达久远。采茶姑娘的目光愈发明亮,灵巧的双手轻快地来回,有如音符跳跃于琴键,行云流水。采下的叶片,安安静静卧于背篓,婴儿般稚嫩青涩。叶与枝的别离,是一场无怨无悔的盟约。相依相偎的日子里,相互滋养。一旦分开,守护着各自的使命,是勇敢也是诚信。在工序中历练,在疼痛中蜕变。然后它们有了一个响亮柔和的名字:“坦洋工夫红茶”,一个古老而幽香的称谓。一小撮红茶入壶,热切中舒展曼妙身姿。水渐渐殷红,分明铭心相思。闭目凝神细闻,周遭香气弥漫,沁入肌肤,游走于五脏六腑。浑然忘却身之所在,唯有茶香满座。只愿与茶同沐人间万种风情,迤逦山川湖海。一饮一啜间,光阴徐徐开合,美好饱满。


识得坦洋,更知工夫红茶神韵。







作者:胡素月

编辑:陈菁婧

复审:阮珊妮

终审:林   衍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