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人家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8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2-28 11:23:34






云上人家



郑美珊

春韵流淌,我们与司法局的谢亮亮驱车前往他的家乡晓阳。一路上,他细数乡事,言语间满是乡情。他的新居坐落镇中,现代静谧;旧宅邻着太后宫厅,古朴厚重。

踏入晓阳,沿村道漫步,亮亮细说沿途景致。晓阳古称“殴阳”,昔时山高皇帝远,民风剽悍,“殴洋兵”之名远扬;而今粗犷褪去,已成福安静谧后花园。

行至古道,一端连着五显宫,一端通向太后宫厅。斜坡之上,一棵千年红豆杉枝繁叶茂,扎根于此,历经春秋,默默守望,见证人间兴衰。我仰头凝望,粗壮的树干与繁茂的枝叶,似在无声诉说岁月沧桑。不远处,五显宫香火袅袅,檐角铜铃随风轻摆,铃声清脆,宛如浅吟低唱。

图片

抵达太后宫厅,几位老伯正惬意地坐在厅旁木椅上谈天说地。亮亮笑着介绍:“这些长辈都是看着我长大的。”老伯们见了他,热情招呼我们落座,不住夸他从小懂事、为人实诚,和他爷爷一样善良。我们围坐,唠起家常。老伯们说起晓阳的传统:神戏透天光,三月三白龙祭母,五月初五过桥抛粽,六月初一朝拜缪仙宫,正月十四请神。这些习俗,承载着晓阳人的信仰与记忆,代代相传。

我们听着老伯们讲述晓阳的民俗。一位白发老伯摩挲着扶手,声音哽咽:“你们现在可赶上好时候了。过去啊,有力气也没活干,一家挤破屋,冬冷夏漏,吃不饱穿不暖,满心是愁。如今住新房、吃热饭、出门有车,天天像过年。”

另一位老伯接过话茬,轻声叹道:“是啊,过去为了糊口,翻山越岭忙活,累得直不起腰,收成却少得可怜。如今政策好了,种地还有补贴呢。”他笑了笑:“上了年纪,政府还发工资,一到日子,钱就到存折上了。”话未说完,众老伯已哈哈大笑。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字字透着对往昔的感慨、对当下的感恩。这些话语,似岁月的回声,在太后宫厅上空回荡。

接着,老伯们绘声绘色讲起“鸭母娘娘”的传说。相传,闽王的谢皇后遭误会被斩杀,闽王追悔莫及,特赐建“太后公厅”缅怀。听着他们的讲述,我仿若穿越时空,真切触摸到晓阳深厚的文化底蕴。

晓阳的自然风光,美得心醉神迷。白云山、九龙洞、黄兰峡谷等景区,四季更迭,各有韵味。黄兰溪水库水面辽阔,丰水时,散落的山头如朵朵白莲,点缀澄澈湖面。开闸之际,水瀑奔腾而下,气势恢宏。

这里是珍稀物种的家园。红豆杉、娃娃鱼、鸳鸯等在此繁衍生息,黄兰峡谷更是200多只野生猕猴的栖息地。万物和谐共生,满是生机活力。

图片

傍晚,我们登上白云山。夕阳西下,天边晚霞绚烂金红,佛光频频闪现,如梦似幻。亮亮指着远处山峰介绍:“这里四季可观佛光。莲峰寺前的天池畔,夜深人静时,还会出现银色佛光,莹莹生辉,久久不散。”我沉醉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回到亮亮新家,他的家人热情地端出晓阳老酒和地瓜粉美食。地瓜粉晶莹软糯,老酒醇香扑鼻,亮亮的父亲一边斟酒,一边说起晓阳的今昔变迁。我听着,品着,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暖与淳朴。

晓阳,这座隐匿云端的小镇,集自然馈赠与人文底蕴于一身。它似诗篇,又如画卷,诉说着岁月里的动人往事。漫步黄兰溪畔,登顶白云山顶,皆能沉浸于这片宁静美好。晓阳,不只是地名,更是生活美好的象征,是慰藉心灵的港湾。

离开时,我频频回望那片青山绿水,满心眷恋。晓阳的风物、美景与淳朴人情,已深深刻入记忆,成为最珍贵的回忆。或许未来某天,我会再踏上这片土地,重温那份独有的宁静与诗意。


作者:郑美珊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王雯秋 陈菁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