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寻福·我的家乡我来推 | 上白石镇:“小产业”撬动“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8-11 09:36:41
图片


福安的产业版图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拼图,每一块都代表着不同的产业领域,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众多产业板块紧密拼接,共同勾勒出繁荣发展的经济画卷。本月起将向大家展示的是,福安各乡镇(街道)围绕7月主题一项主打产业创作的一篇篇优秀推文作品,赶紧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本期

带着推文向我们走来的是

上白石镇










上白石镇

“小产业”撬动“大发展”

“小产业”撬动“大发展”

在福安市上白石镇的青山绿水间,藏着一串闪闪发光的“产业珍珠”——“5+N”特色产业基地。这里有蓝莓的清甜、红米的醇厚、黄椒的火辣、竹酒的醇香,还有黄栀子等宝藏作物,正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宽。

【小蓝莓·大产业】

生态种植结出“致富果”

走进雨田山庄的蓝莓园,300多亩的生态基地里藏着 “林-果-菜-花” 的立体魔法。阳光下,饱满的蓝莓缀满枝头,除了大家熟知的品种,50亩 “优瑞卡” 新品种更带来惊喜口感。30多亩全自动化伸缩大棚里,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正精准呵护着每一株果树。每株蓝莓可产约3公斤果实,比普通地栽蓝莓提早近一个月上市。

该山庄另有贵妃枇杷、野鸭椿苗木,土鸡、土鸡蛋等,年采制水果80吨,年产值达200多万元,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60户增收致富。未来还将发展果酱加工、观光采摘,让 “小浆果”变身 “大产业”。


小黄栀子·大健康

药食同源种出“黄金果”

姜家山村的160亩黄栀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黄栀子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的药食兼用植物,具有易成活,成本低,用工少等优点,且花茎叶果都是宝,是天然色素栀子黄的原料和传统中药材,能护肝利胆、清热止血,是中医里的 “多面手”,还广泛用于天然色素提炼、酿酒、食品、医药等领域。不仅栀子花能观赏外,它的吃法也是多样的,它既能直接凉拌着吃,也可以用来炒菜吃,或者是裹上面粉油炸做成小吃等等。

如今,“党支部+合作社+群众”模式正推动建设育苗基地和生态产业园,让 “灯盏挂壁”的山村,长出更多 “黄金果”。


小辣椒·大市场

火红产业点燃致富梦

佳浆村的“闽东椒一号”辣椒,以辣味强、香味浓著称,共种植 “闽东椒一号” 辣椒 80 余亩,日采摘量可达1000斤。从采收情况来看,亩产可达4800斤,并建立闽东椒交易中心,利用抖音发布“闽东椒一号”相关消息,周边县的种植户都会将辣椒运送到这里进行集散销售。经过挑选,一部分辣椒作为鲜椒进入市场,更多的则经深加工制作成辣椒酱。

通过“鲜椒销售+辣椒酱加工+电商直播”的模式,小辣椒走出大山,成为村民的“致富椒”。


小竹酒·大文章

古法酿造飘出“生态香”

占西坑的竹酒在央视《超级农人秀》中惊艳亮相。360亩竹林中,70万桶竹酒正在“呼吸生长”。

占西坑竹酒是在传统“制粬”、“烧酒”产业的基础上,利用竹林资源,选用优质纯粮酒作为基酒,在端午节前后20天内注入竹腔,让酒与竹子融合生长2年,使酒在竹腔中充分糖化,过滤、分解、释放甲醇等成分,并吸收竹身的营养成份。使酒液金黄碧翠、芳香醇厚、柔和爽口、绵甜爽净,酒中富含鲜竹沥、竹叶黄酮、哈多糖、赖氨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暖胃、疏肝、护肝、益脾、化痰、抗氧化等功效。这种融合古法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生态酒,带动400多户农户增收,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活招牌”。

小红米·大营养

富硒稻米吃出“健康味”

里垄坑的380亩富硒红米基地里,稻浪翻滚,“白石一号”不仅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而且出产的有机生态红米俏销市场。

里垄坑富硒红米采用传统常规稻种(上白石1号),结合土壤改良,种出的红米不仅硒含量爆表,还带着维生素 A、E和铁质等“营养 Buff”。被评为省级示范联合体。古法耕种让米粒自带麦香,口感柔软粘稠。如今,这里已是省级粮食产业示范联合体,60多户农户跟着红米“红”了日子,一碗红米饭,盛满了乡愁与希望。

N

 不止 “5”,还有更多惊喜!

除了这五大主角,上白石镇的 “N” 还有更多可能:铁皮石斛、柚子、西瓜、油蟠桃…… 从枝头到舌尖,从药材到景观,每一种作物都在书写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故事。




来源:上白石镇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