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寻福·我的家乡我来推 | 阳头人私藏!这道“姜丝焖溪鱼”从小吃到大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9-16 09:13:31
图片
图片


福安,这座充满人情味的小城,自古以来便是美食的摇篮。在这里,民以食为天,福安人对吃的热爱几乎成了一种生活哲学,那些地道的古早味,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本月起将向大家展示的是,福安各乡镇(街道)围绕8月主题一道特色美食创作的一篇篇优秀推文作品,赶紧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本期

带着推文向我们走来的是

阳头街道











•••

姜丝焖溪鱼


溪风漫过富春岸

鲜韵藏进波光里

一尾鱼,焖出故乡的暖

……


常言美食如诗,总有几味藏着时光与情愫,能跨山川、存记忆,一尝便唤醒乡愁。岁月流转,福安阳头一道“姜丝焖溪鱼”是代代舌尖执念,更是阳头人记忆中勾人味蕾的那抹家乡味。


01


富春溪畔里的鲜韵印记


回溯至清朝乾隆年间的《福安县志》,其物产志卷中记载的石斑,便是成就福安独有鲜味的关键原料,而由它衍生的“姜丝焖溪鱼”,更成了传承至今的街巷美味。







如今,取自富春溪的野生小石斑,依旧是这道菜的灵魂主角,灵动鲜活,自带溪涧清鲜。本地嫩姜也不可或缺,带着独一份的清新辛香,与溪鱼相遇留下本真味道,在时光流转中历久弥新,成为福安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注脚。


02


锁住烟火气的手艺讲究


石斑只需处理干净内脏,保留鱼鳞。这看似“偷懒”的做法,实则是老辈人的智慧——带鳞煎制,能让鱼皮更具脆感,还能牢牢锁住鱼肉鲜味。

选用本地嫩姜,先拿毛刷蘸水,顺着纹理反复刷洗,把姜身的泥渍和细须都清理干净。随后,在刀刃起落间,将姜切成均匀的细姜丝。这样下锅后,姜的辛香才能充分释放,既去腥提鲜,又能增添独特的风味层次。

热锅冷油,待油温升高,将鱼小心放入。煎鱼是个技术活,要耐心将鱼身煎至两面金黄,焦香升腾,这一步是激发鲜味的关键,煎香了,后续滋味才能层层递进。







放入嫩姜丝爆香,辛香瞬间弥漫。加入基本佐料、沿锅边倒入本地米酒与山泉水,小火焖煮,酒香、姜香与鱼鲜在水汽里慢慢交融。最后淋上米醋,大火收汁,汤汁浓稠裹住鱼身,勾人的香气直往鼻腔里钻。







铁锅倾斜,裹满浓稠酱汁、带着焦香的石斑,伴着姜丝、红椒丝,顺着锅沿缓缓滑入饰有黄瓜卷的盘中。随手捏一把翠绿葱花,轻盈撒下,星星点点落在鱼身与酱汁上,瞬间让整道菜更显鲜活灵动。







03


一口唤醒记忆里的温暖


盘中的“姜丝焖溪鱼”色香味俱全。鱼身泛着诱人的酱褐色,姜丝嫩黄、红椒艳红,与翠绿黄瓜卷相映成趣;姜的辛、酒的醇、鱼的鲜交织,热烈又勾人。夹起一块带浓醇汤汁的鲜嫩鱼肉,既有姜的辛、酒的醇,又有醋的微酸提味,多种滋味在舌尖层层递进,每一口都是满满的鲜香。






这一口,是儿时饭桌上的期待,是长大后对家乡味道的眷恋,藏着的是几代福安人共同的味觉记忆。若想回味这地道滋味,不妨到沿富春溪畔而立的阳头街道良辰美景酒楼,于美食中重拾这份跨越时光的美好。





拍摄地:福安阳头良辰美景酒楼(金沙路232号)





来源:阳头街道

: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