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寻福·我的家乡我来推 | 康厝乡菌稻轮作:一田双收,黑木耳撑起“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3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8-03 09:13:01
福安的产业版图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拼图,每一块都代表着不同的产业领域,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众多产业板块紧密拼接,共同勾勒出繁荣发展的经济画卷。本月起将向大家展示的是,福安各乡镇(街道)围绕7月主题“一项主打产业”创作的一篇篇优秀推文作品,赶紧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本期
带着推文向我们走来的是

在康厝乡的田野上,一种创新的耕作模式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便是我乡大力推广的特色产业——“菌稻轮作”。它巧妙利用土地和季节,实现了“一田双收”,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壮大了富民产业,成为我乡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康厝乡竹沃村生产的黑木耳,品质优良。据科学分析,其干品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亮氨酸)、维生素和铁元素。作为我乡的优势农产品,竹沃村“食用菌示范基地”自2019年建成以来,规模稳步扩大。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黑木耳产业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在带动脱贫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菌稻轮作是康厝乡农业生产的亮点,其核心在于科学安排茬口:
4月下旬-5月上中旬:黑木耳采收结束,灌水溶田,软化并清理菌棒,菌渣还田培肥地力。
5月上旬:进行水稻插秧。
9月上旬:收割水稻,清理田间。
9月上旬-10月上旬:在合作厂房内培育新菌棒。
10月中下旬:将菌棒移栽至大田。
11月中旬-次年4月:黑木耳采收期。
这种模式不误农时、节本省工、病虫害少、效益显著,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实现了“菌稻两收”。
针对单个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康厝乡党委创新思路,提出“党建引领、村社共建、联农带农、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实行“抱团”发展模式,吸纳乡内五个行政村,共筑片区党委。各村携手出资,入股福安市集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集中连片种植与轮作。今年更计划将界竹、红坪等6个村纳入,将种植面积从20亩扩大至40亩。
合作社提供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据估算,黑木耳年亩均净利润约1.6万元,水稻年亩均净利润约1500元,预计各村年村财增收均不低于7万元,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的共赢。
菌稻轮作联合体项目启动以来,康厝乡分批次组织相关种植人员前往浙江龙泉市松溪县学习成熟的黑木耳种植技术,同时,由福安市集达种植专业合作社3名专业技术人员为种植户们提供全方位、即时性的技术指导,确保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此外,还邀请福安市农业农村局食用菌股专家王晓丹开展食用菌种植培训、康厝乡农艺师薛立云实时解答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黑木耳的生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来源:康厝畲族乡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