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带着推文向我们走来的是
囍
东门喜街
福喜双全
在城南街道东风社区,有一条街巷穿越百年烟火、承载万家喜庆——这就是“东门头”民俗文化街区。一条不足300米的东大路,浓缩了福安人民婚嫁乔迁的喜乐记忆,也承载着“福”文化的生动传承。
走进这条热闹非凡的老街,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红色喜气与人情温暖,这里不仅是非遗技艺的集中地,更是一代又一代人情礼俗的活态展演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城南街道东风社区“东门喜街”,走进深植于此的婚庆民俗文化产业,感受那份从金饰到婚嫁,从乔迁到团圆的福安味道!
囍
囍
金银饰品
一锤一錾皆福意
01
【囍】
在东门头,你很难不被街边金银饰铺里那些光彩照人的饰品吸引目光。福安金银器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战国、春秋,早在明万历年间《福安县志》就有“三千来去客,四万打银人”之说,足见其工艺的繁盛。
这里的金银饰经过錾刻、掐丝、累丝、锤鍱、炸珠等十几道传统工艺精心打造。每一件成品不仅璀璨夺目,更蕴含着吉祥寓意和匠人心血。凤冠霞帔、龙凤金钗、嫁女金镯……样样都是“福”字的艺术化表达。如今,街上聚集了二十余家金银手工品牌老铺,是福安婚嫁首饰的一站式“选购地”。
在这里,你不仅能购买金银饰品,还可以现场定制专属款式。无论是结婚信物,还是乔迁喜赠,都能在东门头找到一份沉甸甸的“福”意。
囍
囍
婚庆喜具
一礼一仪载欢庆
02
【囍】
一入“东门喜街”,满街的红色、喜字、锦缎,仿佛热闹的喜宴随时就能开席。福安的婚庆习俗千年流传,东门头不仅是婚庆用品的集散地,更是传统婚礼文化的“活化石”!
从“议婚”“备婚”到“迎亲”“闹新房”,一整套婚俗流程都可在此找齐配套用品与服务,龙凤褂、喜服、花轿、喜娘、唢呐队伍、红包、喜糖、嫁妆礼盒……你可以在此挑一顶凤冠霞帔,定制一袭畲族手工嫁衣;也可以租一顶红漆大花轿,安排一支唢呐队,再配上一位经验丰富的“喜娘”,将传统婚礼演绎得如火如荼。
在东门头,婚庆用品店铺超过数十家,不仅提供服饰、器具、礼品,更培养了一批批“新派喜娘”和民俗主持人,服务遍及宁德周边乃至浙江泰顺。东门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婚庆之家”集聚地。
囍
囍
乔迁用品
一器一物纳吉祥
03
【囍】
乔迁新居,是福安百姓人生中的又一大喜事。在东门头,这份“喜”同样有迹可循,有礼可依。
走进街上的乔迁喜铺,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传统乔迁器具,件件饱含祝福,物物寓意吉祥。福安乔迁礼仪讲究传承与仪式感,选好黄道吉日后,家主率队而行,肩挑“家规”、钱柜,身披红布袋,手执算盘、大称,带队进门;女主人头戴红花、身穿红裙,手挽红灶裙,手提红灯,手执簸斗扫把、笊篱等紧随其后;随后队伍挑担十样“十全十美”物品入宅,浩浩荡荡,喜气盈门,尽显人间烟火与温情。
“东门头”这条承载百年民俗的老街,见证了福安乔迁文化的流传与兴盛,也孕育出一批经验丰富的“乔迁指导者”。他们从事乔迁礼俗服务,熟稔流程,精通讲究,既卖器具又传礼法,是街坊邻里的“乔迁策划师”,深受福安及周边群众欢迎。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遵循老规矩、走进“东门喜街”,为新家选一盏红灯、订一套乔迁仪式,不仅是讨彩头,更是一次文化的回归与家庭的认同。街上的乔迁喜铺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为这条“喜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囍
让民俗活在街巷里
让幸福落在烟火中
在这里,传统并非尘封于书页,而是活跃在每一次打金、迎亲、乔迁的真实场景中。这里记录着福安人代代相传的喜乐仪式,也不断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
东大路
这是一座城市最浓郁的乡愁记忆
是福安人心头永远的“喜街”
囍
东门喜街
福喜双全
来源:城南街道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