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 !福安城南古巷焕发“第二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3-19 11:31:24





在春雨的滋润下,福安大地欣欣“巷”荣。走进烟雨藏诗意的城南古街巷,感受“春风十里,不如读你。”聚焦老城区“微改造、精提升”, “小而美” 活跃“文艺焕新”, 收获市民广泛点赞。




微更新:变“旧”建筑为“新” 街景



城南街道位于福安市区南部,地处福安城区繁华地带,素有福安南大门之称。这里是福安历史上儒释道的汇集地,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城区保存老旧建筑最多的历史街巷。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南街巷老旧建筑在历史长河里冲刷着,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外墙泛黄发旧,疲态尽显,像垂垂老矣的老人发出叹息声。再加上早期基础设施规划差,建筑物参差不齐、门头牌匾破旧不堪,舒适度相当差。城区的立面,犹如城区的一张“脸面”,只有维护好、保养好,才能提升颜值、展示形象。2022年2月16日上午,城南举行莲池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重点改造提升莲池、东风2个老旧小区,对各条街巷整体立面、住宅楼和老旧路面进行改造整修及周边 “三杆两线”等公共文体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开启建筑外立面“美容”模式以来,通过安装特色空调架、统一外立面、统一店招等精致微调,旧楼“返老还童” 神采焕发。


所谓街道城市“微更新”,是紧扣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碎片式的更新。其宗旨是通过最小的干预,以“古今对话”焕活建筑物。城南旧事,今翻新篇。老旧建筑外立面翻新,不仅提升街道美观度,更提高人居环境的品质,最终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微活化:变“静”资产为“旺”资源



城南街道的莲池社区,东至金山北路中线,西至湖滨路龟湖,南至解放西路中线,北邻中兴社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这里俗称“莲池头”,是福安城区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福安城区历史上儒释道的汇集地。这里拥有“两山一湖”(金山、湖山和龟湖);建有“两宫一寺”(学宫、七圣宫、三宝寺);还有“五祠一堂” 。


历史建筑,保护好也要用好。如何平衡“护”与“用”?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利用,既能加深历史建筑与群众生活的联系,推动历史建筑在继续服务社会中焕发生命力,又能为发展文化旅游、打造地域品牌提供助力。在街区改造中,莲池社区通过 “古建老宅活化利用伙伴计划”盘活闲置资源,越来越多历史建筑在合理利用中释放出发展潜力。
莲池社区以“居民点单-临时党组织派单-社区或共驻共建单位接单”的服务体系,发动11家共驻共建单位、226名在职党员主动回到社区报到,融入“微力量”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做根雕、搜奇石、藏字画……长年在上海经营原野根雕艺术馆规划、设计与建设业务的陈峰,毅然放弃都市生活,带着收集的2000多件藏品投身家乡的“老城焕新颜”事业。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活化是最好的传承。陈峰在寻常巷陌里,下足保护利用“微功夫”。既保持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又注重内外兼“修”的“微修复”。踏上石板路,拐进通幽巷弄,伸长脖子窥探莲池“原野”小院,窗格、门扉、池、花木、山石……巧于因借,借景成画。 “老房子”变“好房子” ,带来的不只是“古建+”文化增量,还有“旧旧的新”的别样活力,吸引了众多古籍爱好者“寻宝”。

活化是长效的传承,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城南街道党工委书记缪建辉指出: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过程中,鼓励进行因地制宜的差异性活化利用。鼓励用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工艺传承、老字号经营等,鼓励引入众创空间、文化创意、特色餐饮、民宿客栈等与文化价值特色相适宜的经营活动。




 “微创新”:变“背”街巷为“融”业态



拆不掉的坊巷,抹不去的记忆。目前,莲池历史文化街区共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文化点92处,漫步其间,不时就会和文物古迹撞个满怀。 “微创新”,是要在做好文化街区保护的同时,探索社区、商区、景区融合发展。


以文物古迹为珍珠,以街巷为线绳,“串珠成线” 。东门头民俗文化街区历史久远,280多米长的东大路演绎见证了福安民间底层初始经济、民族工业、集体、国有经济的变迁。近年来,城南街道非遗文化融入日常、活化发展,在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东大路民俗文化一条街”,将婚庆习俗、乔迁习俗、金银器制作技艺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引入街区。现如今,东大路已然成为福安民俗“福”文化的载体和福安民间手工艺品经营聚集地。该市60%以上金银饰品珠宝行、旗袍、龙凤褂等商铺入驻在此,是一方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承载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的微创新, “门前三包”电子化、垃圾分类智能化、街面管理可视化、管理对象责任化,统一的智慧平台,实现统一调度和管理。作为省级城乡品质提升样板工程,位于莲池历史文化街区西南端的花漾街区,茶店、咖啡馆、清吧等林立。夜幕降临,在那诗意氤氲的湖畔,一间间店铺渐次亮起灯光。六暮熏清吧,三五张露营方桌,一套架子鼓,伴随着柔和的音乐,洋溢着一股花漾的古风。“背倚湖山,面朝龟湖,把梦想打开吧!我允许你趁着微醺,让芬芳肆意蔓延……”一群年轻人一边欣赏着音乐,一边举杯相饮、谈天说地。清吧的文艺氛围十足,尽显艺术、心灵幻象“年轻态”。 


最忆莲池烟火处,一组组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雕塑,“遗”见城南“膳意”。微创新巧妙融入历史价值与现代生活,让背街小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的莲池历史文化街区,古韵与现代融合,老街与新景共生,成了吸引年轻人的网红打卡点。




作者:郑望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