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雨的滋润下,福安大地欣欣“巷”荣。走进烟雨藏诗意的城南古街巷,感受“春风十里,不如读你。”聚焦老城区“微改造、精提升”, “小而美” 活跃“文艺焕新”, 收获市民广泛点赞。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南街巷老旧建筑在历史长河里冲刷着,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外墙泛黄发旧,疲态尽显,像垂垂老矣的老人发出叹息声。再加上早期基础设施规划差,建筑物参差不齐、门头牌匾破旧不堪,舒适度相当差。城区的立面,犹如城区的一张“脸面”,只有维护好、保养好,才能提升颜值、展示形象。2022年2月16日上午,城南举行莲池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重点改造提升莲池、东风2个老旧小区,对各条街巷整体立面、住宅楼和老旧路面进行改造整修及周边 “三杆两线”等公共文体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开启建筑外立面“美容”模式以来,通过安装特色空调架、统一外立面、统一店招等精致微调,旧楼“返老还童” 神采焕发。
所谓街道城市“微更新”,是紧扣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碎片式的更新。其宗旨是通过最小的干预,以“古今对话”焕活建筑物。城南旧事,今翻新篇。老旧建筑外立面翻新,不仅提升街道美观度,更提高人居环境的品质,最终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南街道的莲池社区,东至金山北路中线,西至湖滨路龟湖,南至解放西路中线,北邻中兴社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这里俗称“莲池头”,是福安城区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福安城区历史上儒释道的汇集地。这里拥有“两山一湖”(金山、湖山和龟湖);建有“两宫一寺”(学宫、七圣宫、三宝寺);还有“五祠一堂” 。
活化是长效的传承,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城南街道党工委书记缪建辉指出: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过程中,鼓励进行因地制宜的差异性活化利用。鼓励用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工艺传承、老字号经营等,鼓励引入众创空间、文化创意、特色餐饮、民宿客栈等与文化价值特色相适宜的经营活动。
拆不掉的坊巷,抹不去的记忆。目前,莲池历史文化街区共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文化点92处,漫步其间,不时就会和文物古迹撞个满怀。 “微创新”,是要在做好文化街区保护的同时,探索社区、商区、景区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的微创新, “门前三包”电子化、垃圾分类智能化、街面管理可视化、管理对象责任化,统一的智慧平台,实现统一调度和管理。作为省级城乡品质提升样板工程,位于莲池历史文化街区西南端的花漾街区,茶店、咖啡馆、清吧等林立。夜幕降临,在那诗意氤氲的湖畔,一间间店铺渐次亮起灯光。六暮熏清吧,三五张露营方桌,一套架子鼓,伴随着柔和的音乐,洋溢着一股花漾的古风。“背倚湖山,面朝龟湖,把梦想打开吧!我允许你趁着微醺,让芬芳肆意蔓延……”一群年轻人一边欣赏着音乐,一边举杯相饮、谈天说地。清吧的文艺氛围十足,尽显艺术、心灵幻象“年轻态”。
最忆莲池烟火处,一组组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雕塑,“遗”见城南“膳意”。微创新巧妙融入历史价值与现代生活,让背街小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的莲池历史文化街区,古韵与现代融合,老街与新景共生,成了吸引年轻人的网红打卡点。
作者:郑望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