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好穆阳
——山水有灵,烟火有味
在闽东的层峦叠翠之中,福安市西南一隅,静卧着一座千年古镇——穆阳。它如同一本半开卷的书,山水为骨,人文为魂,烟火为韵,等待每一位过客细细品读。
许少华 摄
1
山水画卷:一水一山一奇岩
古镇的灵韵,始于奔流不息的穆阳溪。她如一条碧绿的罗带,蜿蜒穿行于沃野之间,滋养着两岸的万亩桃林与千家灯火。晨昏之际,溪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浣衣女的身影,流淌着不紧不慢的时光。
胡文 摄
冯木波 摄
吴志强 摄
林雅献 摄
李向东 摄
沿溪上行,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拔地而起,以奇石、险峰、云海和万年石臼群,展现着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而与白云山遥相呼应,狮子岩雄踞一方,形似醒狮,威镇山河,成为穆阳人心中坚实的地理坐标。
吴志强 摄
胡文 摄
2
人文遗韵:从古村深巷到仙宫文脉
山水之间,人类的活动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灵魂。沿溪的苏堤村,黄坂长廊,鸡犬相闻,是穆阳溪畔田园诗篇的生动注脚。
丁立凡 摄
林雅献 摄
从田园步入街巷,石马兜的青石板路引领你穿越时空。这条明清古街,两旁是木构骑楼的斑驳光影,是商肆林立的往日繁华,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回响上。
吴亦兵 摄
丁立凡 摄
李运清 摄
穆阳的信仰,一半在云端,一半在人间。云端之上,是雄踞狮子岩顶的缪仙宫,道观与奇岩浑然一体,香火与云烟缭绕,是登高祈愿、涤荡心灵的圣地。而人间烟火里,五显宫前的千年榕树,则以磅礴的生命力撑开一片绿荫,它盘根错节,静默无言,守护着宫庙的安宁,也见证着代代穆阳人的悲欢离合。
吴志强 摄
胡文 摄
许晓晖 摄
胡文 摄
此地文风鼎盛,尤以“穆阳三贤”为傲。南宋遗民诗人谢翱,以其追随文天祥抗元的铮铮铁骨与悲壮诗篇,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刚毅的文化基因。行走古镇,他的气节与风骨仿佛仍弥漫在空气之中。与之相承的,是坐落于古镇中心的缪氏宗祠,它飞檐翘角,气象庄严,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展现,更是宗族文化与血脉传承的圣殿,无声地诉说着“慎终追远”的古老传统。
方庆律 摄
林雅献 摄
李运清 摄
3
舌尖烟火:桃香面线烤肉醇
一切的灵秀与厚重,最终都化作慰藉乡愁的日常滋味。
仲夏,穆阳水蜜桃如期而至,果肉细腻,汁水丰盈,轻吮一口,便是整个夏日最清甜的山水馈赠。那传承了七百年的穆阳线面,以其“丝细如发、韧而不断”的工艺,成为寿诞喜庆的象征。晒面时节,万千银丝在阳光下闪烁,是古镇独有的风景,更是游子心中最温暖的家乡味道。还有那风靡街头的穆阳烤肉。它不同于北方的豪迈,自有其闽东的精致。秘制酱料腌制后的肉块,经过炭火的慢烤,外焦里嫩,咸香中带着一丝微甜,是佐酒下饭的绝佳美味。
张兆青 摄
吴志强 摄
冯木波 摄
李玉山 摄
方庆律 摄
从穆阳溪的清波到白云山的云海,从石马兜的古朴到缪仙宫的清幽,从谢翱的风骨到千年榕树的荫庇,再到唇齿间的水蜜桃、线面与烤肉……穆阳镇,这座藏于闽东的千年古镇,完美地诠释了何为“山水有灵,烟火有味”。它正敞开怀抱,等待您来此漫步山水,寻古访幽,品味那被时光精心酝酿的静好生活。
胡文 摄
徐妙成 摄
沙静 摄
俞惠民 摄
张兆青 摄
方庆律 摄
转自:好穆阳
内容来源: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编辑:陈菁婧
复审:阮珊妮
终审:林 衍